2021年心理咨询师考试真题及答案

admin

2023-01-03 08:38:30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项目综合考试试卷

2021 年 5 月 29 日 上午 9:00〜11:30

(1〜300 题,共 300 道题,满分为 100 分)

(留言可获取电子版试卷信息)

一、单项选择题(1-250 题,共 250 题,每题 0.3 分,共 7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恰当的答案,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

1.“有人风风火火,有人磨磨唧唧”,这反映了人在( )上的差异。

A.性格

B.意志

C.气质

D.认知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对气质概念的理解。气质是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和稳定性方面的人格特征。风风火火、磨磨唧唧属于做事的速度和强度上的特点,属于气质概念范围。

2.“忧者见之而忧,喜者见之而喜”,说明( )对人的认识活动有影响。

A.激情

B.压力

C.应激

D.心境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对心境概念的理解。心境是一种微弱、持久而又具有弥漫性的情绪体验的状态,通常叫做心情。举例:愉快的心境使人觉得轻松、愉快,看待周围的事物都带上愉快的色彩。题干中“忧者见之而忧,喜者见之而喜”说明了心境对体验的影响。

3.在出现意外事件或遇到危险情景时出现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称为( )。

A.激情

B.心境

C.应激

D.焦虑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应激的概念。应激是在出现意外事件或遇到危险情景时出现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4.有爱就有恨,有喜就有悲,有紧张就有轻松,说明情绪和情感具有( )的特性。

A.两极对立

B.不可调和

C.相互关联

D.物极必反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情绪的两极性特点。有喜悦就有悲伤,有爱就有恨,有紧张就有轻松,他们构成了情绪和情感对立的两极。

5.下列不属于基本情绪的是( )。

A.快乐

B.悲哀

C.愤怒

D.焦虑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基本情绪的种类。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可把情绪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近代研究中常把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列为情绪的基本形式。

6.动机冲突大多发生在意志行动的( )阶段。

A.准备

B.执行

C.判断

D.决策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确立目的是意志行动的前提,但在确立目的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动机的冲突。动机冲突发生在意志行动的准备阶段。

7.由生理需要引起的,推动个体恢复机体内部平衡的唤醒状态称为( ).。

A.驱力

B.诱因

C.情绪

D.兴趣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由生理需要引起来的,推动个体为恢复机体内部平衡的唤醒状态叫内驱力,或叫驱力,这是生理性动机。

8.情绪变化的外部表现模式即( )。

A.激情

B.表征

C.应激

D.表情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表情的概念理解。情绪变化的外部表现模式叫表情。

9.一幅图画,把白色当作知觉的对象看起来是个花瓶,把黑色当作对象看起来是两张对着的人脸,这说明知觉具有(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恒常性

D.理解性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知觉选择性的理解。知觉的选择性是指根据感觉通道的容量和自己的需要,把一部分物体当作知觉的对象,而把其他对象当作背景。黑色当成背景,这时你看到的是一个花瓶;如果把黑色当成知觉的对象,白色当成背景,那么,你看到的则是两个对着的人脸。这都是因为你所选择的知觉对象变化了的缘故。 10.联觉是指( )。

A.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B.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

C.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D.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联觉的概念。联觉:一种感觉的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在另一感觉道也产生了感觉的现象。

11.生理零度是指( )。

A.37°C

B.皮肤表面的温度

C.

36.5°C

D.正常的体温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生理零度的概念定义。皮肤表面的温度叫生理零度。

12.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称为( )。

A.绝对感觉阈限

B.感受性

C.感觉阈限

D.最小可觉差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对感受性概念的理解。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或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敏感程度。

13.人体有( )对脊神经。

A. 12

B. 18

C. 31

D. 36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脊神经的相关知识。人体的外周神经系统包含 12 对脑神经和 31 对脊神经。它们是由遍布全身的神经组成,它们把中枢神经系统和各个感觉器官、运动器官以及内脏系统联系起来。

14.斯佩里的“割裂脑”实验证明,对于右利手的人来说,大脑( )。

A.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

B.右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

C.左半球空间知觉占优势

D.右半球抽象思维占优势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割裂脑”实验研究结果。斯佩里的“割裂脑”实验结论:对于右利手的人来说,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空间知觉占优势。

15.听觉的适宜刺激是( )赫兹的声波。

A. 100 〜2000

B. 1000 〜4000

C. 3000〜4000

D. 16〜20000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听觉的适宜刺激。16-20000 赫兹的声波是听觉的适宜刺激,其中 1000-4000 赫兹是人耳最敏感的区域。

16.分心指( )。

A.注意起伏

B.注意转移

C.注意动摇

D.注意分散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对分心的理解。与注意稳定性相反的注意品质是注意的分散,即平常所说的分心。注意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

17.“会看看门道,不会看看热闹”,说的是知觉具有(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恒常性

D.理解性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知觉的理解性。理解和词的标示在知觉产生中的作用,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典型例子: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18.按照己知的信息和熟悉的规则进行的思维是( )。

A.发散思维

B.逻辑思维

C.辐合思维

D.抽象思维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辐合思维概念。辐合思维是按照已知的信息和熟悉的规则进行的思维,又叫求同思维。

19.位于额中回靠近中央前回的脑区受到严重损伤,可能会导致人岀现( )。

A.失写症

B.接受性失语症

C.失读症

D.表达性失语症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失写症的相关知识。位于额中回,靠近中央前回的地方是主管书写功能的,叫书写中枢。这一中枢受到损伤的患者,其他运动机能正常,却不能写字、绘画。这种言语缺陷叫失写症。 20.概念所包含的范围是概念的( )。

A.内涵

B.本质

C.外延

D.属性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概念外延的理解。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包含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外延是指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即概念所包含的范围。

21.内部语言的特点不包括( )。

A.发音器官活动的隐蔽性

B.速度快

C.言语的减缩性

D.逻辑性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内部言语的特点。内部言语有如下的三个特点:(1)发音器官活动的隐蔽性 (2)言语的减缩性 (3)速度快。题干问不包括,需要排除上面三点。

22.无意识的记忆是( )

A.外显记忆

B.感觉记忆

C.内隐记忆

D.情绪记忆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对无意识记忆的理解。内隐记忆是个体并没有意识到,过去的经验却对当前的活动产生了影响,又称自动的、无意识的记忆。无意识记忆也就是内隐记忆。

23.长时记忆保存的时间一般在( )。

A.1 秒钟以上

B.1 分钟以上

C.30 秒钟以上

D.3 分钟以上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长时记忆的保存时间。保持时间在 1 分钟以上的记忆叫长时记忆。

24.遗忘的进程通常是( )。

A.U 型曲线

B.先快后慢

C.V 型曲线

D.先慢后快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本题遗忘曲线中的遗忘的进程。后人用艾宾浩斯的实验数据,画了一条说明遗忘进程的曲线,叫保持曲线。从保持曲线来看,遗忘的速率开始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率就越来越慢,呈负加速形,即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的。

25.人脑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是( )。

A.运动知觉

B.时间知觉

C.似动知觉

D.方位知觉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时间知觉的概念。时间知觉是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26.社会行为公式 B=f(P,E)中的 E 指( )。

A.个体

B.动机

C.行为

D.情境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勒温提出的社会行为公式。勒温认为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的状况,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B=f(P,E)。B 行为,P 个体;E 个体所处的情境;f 函数关系。

27.个体社会化从( )开始。

A.同伴游戏

B.掌握语言

C.同伴注视

D.亲子依恋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个体社会化相关知识。个体社会化从掌握语言开始,全部社会化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

28.朋友属于( )角色。

A.开放性

B.先赋角色

C.规定性

D.表现型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根据角色扮演者受角色规范的制约程度的不同,可将角色分为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前者行为的规范化程度较高,个体自由度较小,如公务员、军警等;后者行为的规范化程度相对较低,个体自由度较大,如朋友等。

29.大致从 3 岁到 13、14 岁,( )处于自我的中心。

A.心理自我

B.理想自我

C.生理自我

D.社会自我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自我概念形成中的相关知识。自我概念的形成:(1)生理自我:对自己身体的认知, 8个月-3岁。(2)社会自我:3岁—13、14岁。(3)心理自我:从青春期到成年,个体成熟。 30.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称为( )。

A.反思自我

B.客我

C.社会自我

D.镜我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镜我的概念。镜我: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

31.社会化的主要载体不包括( )。

A.家庭

B.学校

C.媒体

D.习俗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化的载体内容。个体社会化的主要载体:家庭、学校、大众传媒、参照群体。题干中问的是不包括,需要排除上面载体。

32.自我概念是指( )。

A.人格中的监控成分

B.人真实的本体性

C.人格中的本能成分

D.人如何看待自己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自我的概念:又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及个体如何看待自己。

33.最早系统研究自我意识的学者是( )。

A.冯特

B.沙利文

C.华生

D.詹姆士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19 世纪末美国学者詹姆士曾对“自我”做过广泛而深刻的研究。

34.“一白遮百丑”属于( )。

A.刻板印象

B.首因效应

C.光环效应

D.近因效应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光环效应(晕轮效应),当一个人的外表充满魅力时,其一些实际同外表无关的特征,也会得到更好的评价。反之亦然。光环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一白遮百丑”也是这样的现象。

35.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是( )。

A.近因效应

B.光环效应

C.刻板印象

D.首因效应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首因效应的理解。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第一印象一经建立,对其后的信息的组织、理解有较强的定向作用。个体对后续信息的解释往往是根据第一印象来完成的。

36.个体通过一定的方法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形成过程,这是( )。

A.印象整合

B.印象掩饰

C.印象管理

D.印象优化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印象管理的概念。印象管理:又称印象整饰,指有意地控制他人对自己形成各种印象的过程,在认知者获得知觉并形成印象时,被认知者并不是消极被动的,他完全可能也确实能够通过对自己的装束、语言、表情以及动作的选择来影响或改变认知者对他的印象,以期符合个体的期待。

37.在竞争的条件下,个体倾向于把他人的成功作( )。

A.人格归因

B.外归因

C.能力归因

D.内归因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归因的相关知识。在竞争条件下,个体倾向于把他人的成功外归因,从而减小他人成功对其带来的心理压力,如果他人失败了,则倾向于内归因。

38.一般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事件的归因会越来越具有( )。

A.系统性

B.随机性

C.回顾性

D.情境性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时间在归因当中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流失,归因越来越具有情境性。人们对过去很久的事件解释为背景原因,而忽视行为主体和刺激客体的原因。

39.受性别因素影响最明显的是( )。

A.社会助长

B.暗示

C.社会抑制

D.模仿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暗示等相关现象的性别差异。比较明显的存在性别差异的就是对于暗示,一般女性比男性易受暗示。 40.在有限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刻板印象往往具有( )的作用。

A.积极

B.双向

C.消极

D.定势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对刻板印象的理解。刻板印象具有社会适应的意义,能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但在有限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刻板印象往往具有消极的作用。

41.社会知觉是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 )的知觉。

A.自己

B.社会

C.自然

D.环境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社会知觉的概念。社会知觉:包括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

42.对可控性因素的归因,人们更可能对行为做出( )的预测。

A.准确

B.变化

C.稳定

D.系统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对可控性因素归因的相关知识。对可控性因素的归因,人们更可能对行为作出变化的预测。

43.根据沙赫特等人的研究,在多子女家庭中,长子长女恐惧时的合群倾向,与弟妹们比较起来( )。

A.更明显

B.没有区别

C.更隐蔽

D.没有规律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沙赫特有关亲和的研究。沙赫特(S. Schachter, 1959)等人的研究发现,长子、长女恐惧时的合群倾向,要比他们的弟妹们更明显。

44.挫折-侵犯学说最初是由( )等人提出。

A.米勒

B.多拉德

C.凯利

D.洛伦兹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挫折-侵犯学说的提出人。挫折一侵犯学说最初由多拉德等人提岀。他们认为“侵犯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条件”。

45.在群体活动时,个体的侵犯性倾向于( )。

A.减少

B.保持稳定

C.增加

D.受到抑制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社会角色和群体对侵犯行为的影响。在群体活动中,个体的侵犯性也倾向于增加。

46.一般情况下,自我控制能力和个体的侵犯性之间的关系是(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零相关

D.不确定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自我控制能力和个体侵犯性之间的关系。两者呈现负相关,个体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水平下降时,侵犯行为就比较容易发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强时,侵犯性为较少发生。

47.描述个体对特定态度对象的卷入水平的态度维度是( )。

A.深度

B.向中度

C.强度

D.外显度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态度的维度中对深度的理解。态度的深度,个体对特定态度对象的卷入程度,意义越大,个体卷入越深。

48.态度的各个成分之间不协调时,( )往往占有主导地位。

A.情感成分

B.行为倾向成分

C.认知成分

D.动机成分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态度成分间的关系。一般认为,态度有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性三个成分。态度的各个成分之间不协调时,情感成分往往占有主导地位。

49.凯尔曼认为态度形成包括( )个阶段。

A. 2

B. 3

C. 4

D. 5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凯尔曼认为态度形成包含的阶段。美国学者凯尔曼认为态度形成包括依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 50.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是( )。

A.归因

B.态度

C.动机

D.情绪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态度的定义。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的客体做出反应时所持有的稳定性的心理倾向,它具有评价性。

51.在霍夫兰德的态度转变模型中,态度转变涉及的四个要素不包括( )。

A.传递者

B.沟通信息

C.接受者

D.沟通动机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美国学者霍夫兰德等人曾提出过一个态度转变的模型,涉及四个方面的要素。第一是传递者。第二是沟通信息。第三是接收者,第四是情境。题目问不包括的部分,需要排除上面四个方面因素。

52.一般来说,最能准确反映人的内心状况的身体语言形式是( )。

A.目光

B.面部表情

C.姿势

D.空间距离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身体语言中目光的情况。一般来说,最能准确反映人的内心状况的身体语言形式是目光。

53.个人建构论认为,人格差异主要来自于( )。

A.个体解释世界的不同方式

B.个体的知觉风格

C.个体感受世界的不同方式

D.个体的表征风格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人格建构论中对人格差异的解释。人格差异主要来自于个体解释世界的不同方式。

54.个体在感知信息后会形成心理表征,表征通常是以( )的方式存在。

A.图片

B.图式

C.符号

D.概念

【参考答案】B 本题考查对心理表征的理解。心理表征:个体在感知信息后,会将这些信息转换成自己可以理解与操作的形式,形成心理表征,表征通常是以图示的方式存在。

55.根据罗杰斯的理论,父母应该更多地给予儿童( )。

A.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B.严厉的管教

C.有条件的积极关注

D.宽松的教育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都应当得到爱。父母和重要他人的积极关注应该是没有附加条件的,这种无条件的、充分的给予儿童的积极关注,就是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56.艾森克的人格三维度模型中,不包括( )。

A.内外倾

B.神经质

C.紧张性

D.精神质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艾森克把许多人格特质都归结到内外倾、神经质和精神质这三个基本维度或类型上,并用 E (extraversion,外倾)、N(neuroticism,神经质)和 P(psychoticism,精神质)来构成人格三维度模型。

57.在荣格的意识三层次理论中,处于最深层的是( )。

A.本我

B.个体潜意识

C.自我

D.集体潜意识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荣格发展了意识层次,分为意识,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在最深层。

58.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有时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这反映了人格( )。

A.稳定性

B.独特性

C.统合性

D.功能性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人格是个体生活轨迹的根源,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有时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反映了人格的功能性。

59.关于暗示,错误的说法是( )。

A.被暗示者处于困难情境又缺乏社会支持时容易接受暗示

B.年龄越小的个体越容易接受暗示

C.有人格魅力的暗示者暗示效果较好

D.总的来说男性和女性在易受暗示性方面没有差异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影响暗示的因素中,困难情景中和社会支持缺乏时,人们容易接受暗示;暗示者的权利、威望、社会地位、人格魅力等影响暗示效果,一般人格魅力较强者,暗示效果越好;被暗示者的年龄、性别与暗示的效果也有关系,年龄越小,越容易接受暗示,一般女性比男性易受暗示。 60.解释社会促进和社会干扰现象的理论是( )。

A.社会学习理论

B.优势反应强化说

C.三维归因理论

D.认知不平衡理论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美国学者扎荣克的提出优势反应强化说-对社会促进和社会干扰的理论解释。

61.毕生发展观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 )。

A.成熟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和个人因素

B.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

C.个人经历、社会环境和非规范事件

D.生活事件、人格和社会环境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毕生发展的观点。毕生发展观认为,个体心理发展贯穿人的一生。个体心理发展是由多重影响因素所构成的复杂系统共同决定的,但各个子系统对不同发展时期的影响强度有明显的区别:成熟因素对儿童期影响强度最大;社会文化因素对成熟期影响强度最大;个人因素,如智力、个性、命运、所遭遇的非规范事件等,对个体的心理发展变化的影响强度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对老年期的影响强度最大。

62.一般来说,人的记忆广度达到顶峰是在( )。

A.幼儿期

B.童年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记忆广度发展到顶峰的时期。一般来说,人的记忆广度达到顶峰是在少年期。

63.个体发展的“第一逆反期”一般在( )岁。

A. 1-3

B. 3-4

C. 2-3

D. 4-5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儿童发展的第一逆反期:3-4 岁,反抗的对象主要是父母,其次是其他养育者。

64.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是( )。

A.学习

B.运动

C.游戏

D.睡眠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是游戏。

65.童年期儿童间接推理能力的发展突出表现在( )。

A.掌握守恒、思维可逆性、概括能力的发展

B.由一个或多个判断推出新的判断的思维过程的发展

C.新的思维结构的形成、脱自我中心化、思维类型过渡

D.演绎推理能力、归纳推理能力、类比推理能力的发展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小学儿童间接推理能力的发展突出表现在演绎推理能力、归纳推理能力和类比推理能力。

66.独立活动能力强的儿童往往是( )。

A.受欢迎的儿童

B.不受欢迎的儿童

C.受忽视的儿童

D.被排斥的儿童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受欢迎儿童的特点。受欢迎的儿童往往学习成绩好,有主见,独立活动能力强,热情,乐于助人,善于交往并易于合作。

67.幼儿后期“不断地口头重复要记住的内容”,这种记忆策略属于( )。

A.视觉“复述”策略

B.捕捉典型策略

C.特征定位策略

D.复述策略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幼儿后期“不断地口头重复要记住的内容”,这种记忆策略属于复述策略。

68.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是( )。

A.兴趣

B.微笑

C.依恋

D.哭泣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着(通常是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婴儿情感社会化重要标志。

69.象征性游戏又称为( )。

A.模仿游戏

B.假装游戏

C.规则游戏

D.机能游戏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象征性游戏又称为假装游戏。 70.婴儿微笑的发展按顺序分为( )等阶段。

A.自发性微笑、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B.无条件反射性微笑、条件反射性微笑、社会性微笑

C.对声音的笑、对熟悉人的笑、对新异刺激的笑

D.无笑、无条件反射性的笑、自发性微笑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婴儿的微笑可分为三阶段(1)自发性微笑:具有生来就有的笑的反应,是生理反射性微笑。(2) 无选择的社会性:能区分人和其他非社会性刺激。(3)有选择的社会性:能区分熟悉人和陌生人的声音和面孔。

71.婴儿掌握母语基本语法的关键期在( )。

A. 0.5-

1.5 岁

B.

1.5-

2.5 岁

C.

2.5-

3.5 岁

D.

3.5-

4.5 岁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1.5-

2.5 岁的婴儿是掌握母语基本语法的关键期。

72.皮亚杰通过“三山实验”发现幼儿( )。

A.缺乏守恒

B.思维不可逆

C.自我中心

D.不能理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皮亚杰发展研究中三山实验的结果。幼儿的自我中心现象是皮亚杰通过著名的三座山测验发现的。皮亚杰认为,幼儿在进行判断时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缺乏观点采择能力,不 能从他人的立场出发考虑对方的观点,而以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取代他人的感受和想法,这被称为自我中心现象。

73.埃里克森认为成年后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

A.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

B.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C.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者厌恶感

D.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艾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划分:成年后期,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感;体现智慧、贤明品质。

74. 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

A.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B.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C.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D.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艾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划分:青少年期形成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诚实。

75.实验结果发现,约从( )个多月开始,婴儿就具有深度知觉。

A. 4

B. 6

C. 8

D. 9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视觉悬崖装置”研究六个多月婴儿具有深度知觉。

76.婴儿早期的兴趣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先天反射性反应阶段大致在( )。

A.出生至 100 日左右

B.出生至 50 日左右

C.出生后 30 天以内

D.出生后 60 天以内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先天反射性反应阶段(出生至百日前后):婴儿通过感知、动作接触外界事物,并由外界事物的吸引继续维持着反应性活动。 这是最初的在兴趣一反应模型指导下,婴儿早期的感知活动。

77.按照皮亚杰的理论,主体的图式不能适应客体的要求时,就要改变原有的图式,或创造新的图式,以适应环境需要,这叫( )。

A.整合

B.同化

C.顺应

D.平衡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顺应是当主体的图式不能适应客体的要求时,就要改变原有图式,或创造新的图式,以适应环境需要的过程。

78.认知结构或者心理组织叫( )。

A.图式

B.同化

C.顺应

D.平衡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图示的概念。图式即认知结构。“结构”不是指物质结构,是指心理组织,是动态的机能组织。图式具有对客体信息进行整理、归类、改造和创造的功能,以使主体有效地适应环境。

79.维果茨基认为教学与发展的关系应该是( )。

A.发展要走在教学的前面

B.教学要引导和促进发展

C.发展和教学齐头并进

D.发展和教学相互决定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关于教育和教学如何促进心理发展,维果斯基提出了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要引导和促进发展。 80.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 )。

A.达尔文

B.高尔顿

C.华生

D.施太伦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优生学的创始人高尔顿。

81.维果茨基创立的理论是( )。

A.社会学习理论

B.认知-发展理论

C.生态学理论

D.文化-历史理论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维果茨基创立的文化一历史理论指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由社会文化历史因素决定的。

82.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方法是( )。

A.对偶故事法

B.道德两难故事法

C.心理测验法

D.临床法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柯尔伯格继皮亚杰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研究之后,提出了道德推理发展的系统理论。他采用开放式的两难故事进行研究。

83.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认为( )。

A.道德发展的先后次序是固定不变的

B.道德发展的次序是不分先后的

C.道德发展的速度是先慢后快

D.道德发展的速度是先快后慢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可以归纳为如下三个要点:第一,道德发展具有固定不变的顺序。第二,达到后习俗水平的个体并不多。第三,环境和社会文化因素只能决定道德发展的内容和速度,不能影响道德发展顺序。

84.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是( )。

A.直观动作思维

B.形象逻辑思维

C.具体形象思维

D.抽象逻辑思维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幼儿思维两大特征:(1)具体形象性思维。(2)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85.老年人的记忆衰退特点之一是识记和回忆( )最难。

A.人像

B.地点

C.姓氏

D.动作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老年人记忆衰退特点。老年期记忆衰退的特点:第一,老年人机械记忆衰退明显,意义记忆较机械记忆衰退为慢。第二,再认能力表现出逐渐老化现象,但再认比回忆保持较好。第三,识记和回忆“姓氏”最难。

86.人在某个感觉器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的同时出现的幻觉称为( )。

A.非真实感

B.功能性幻觉

C.思维鸣响

D.心因性幻觉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功能性幻觉指在某个感觉器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的同时出现的幻觉。功能性幻听与正常知觉同时出现、同时存在、同时消失,两者互不融合。例如,患者在听收音机时,同时听到骂他的声音,关闭收音机,便听不到骂他的声音。

87.人常常因为一些细小或无关紧要的事情而伤心落泪或兴奋激动,无法克制,这种症状是( )。

A.情绪倒错

B.情绪低落

C.易激惹

D.情绪脆弱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易激惹的患者很容易因为一此细小的事情而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

88.关于神经症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无意识的心理冲突

B.精神痛苦

C.无器质性病变

D.持久性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神经症的特点。神经症具有如下五个特点:第一,意识的心理冲突。典型的体验是,感到不能控制自认为应该加以控制的心理活动,病人对症状的事实方面有自知力。第二,精神痛苦。神经症是一种痛苦的精神障碍,没有精神痛苦,根本就不是神经症。第三,持久性。神经症是一种持久的精神障碍。第四,神经症妨碍着病人的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第五,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作为基础。

89.根据许又新教授的观点,要诊断神经症,对精神痛苦和社会功能的评定,至少要考虑近( )的情况。

A.2 周

B.2 个月

C.3 周

D.3 个月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根据许又新教授的观点,要诊断神经症,对精神痛苦和社会功能的评定,至少要考虑近 3 个月的情况。 90.适应障碍的病程一般不超过( )。

A. 1 个月

B. 2 个月

C. 3 个月

D. 6 个月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适应障碍:在重大的生活改变或应激性生活事件的适应期,出现的主观痛苦和情绪紊乱状态, 常会影响社会生活和行为表现。通常在遭遇生活事件后 1 个月内起病,病程一般不超过 6 个月。

91.以猜疑和固执己见为特点的是( )。

A.分裂样人格障碍

B.冲动性人格障碍

C.偏执性人格障碍

D.表演型人格障碍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偏执性人格障碍,以猜疑和固执己见为特点。

92.“非真实感”属于( )。

A.知觉障碍

B.思维形式障碍

C.感知综合障碍

D.思维内容障碍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有一种感知综合障碍叫做“非真实感”。患者觉得周围事物像布景、“水中月”“镜中花”,人物像是油画中的肖像,没有生机,属于感知综合障碍。

93.语词杂拌出现在意识障碍的情况下,这种症状是( )。

A.语词新作

B.破裂性思维

C.思维迟缓

D.思维不连贯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语词杂拌是在意识障碍的情况下出现的,这时候的精神症状应该称之为思维不连贯。

94.人抵抗慢性的、长期的精神刺激的能力称为( )。

A.心理活动强度

B.心理自控力

C.心理活动耐受力

D.环境适应能力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我们把长期经受精神刺激的能力,看作衡量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标,称为心理活动耐受力。

95.患有躯体疾病的人的心理特点不包括( )。

A.注意力从自身转移到外界

B.时间知觉发生变化

C.精神偏离日常状态

D.情绪低落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躯体疾病患者的一般心理特点:(1)对客观世界和自身价值的态度发生改变;(2)把注意力从外界转移到自身的体验和感觉上;(3)情绪低落;(4)时间感觉发生变化;(5)精神偏离日常状态。

96.不能独立解决问题,怕被人遗弃,常常感到自己无助、无能和缺乏精力的是( )人格障碍。

A.表演性

B.依赖性

C.焦虑性

D.强迫性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依赖性人格障碍,特征是依赖、不能独立解决问题,怕被人遗弃,常常感到自己无助、无能和缺乏精力。

97.观察者把被观察的行为与自己以往的经验相比较,从而对被观察者做出心理正常或异常的判断,遵循的是( )。

A.医学标准

B.社会适应标准

C.发展标准

D.内省经验标准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内省经验涵盖两个方面:一是病人的内省经验,如病人自己觉得有焦虑、抑郁或不出明显原因的不舒适感,自己觉得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等等。二是观察者的内省经验:如观察者把被观察的行为与自己以往经验相比较,从而对被观察者做出心理正常还是异常的判断。内本题考查观察者的内省经验。

98.将过去事实上没有发生过的事情说成是确有其事,这种症状是( )。

A.错觉

B.虚构

C.幻觉

D.错构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虚构,虚构患者在回忆中,把过去事实上从未发生过的事情,说成是确有其事。

99.不属于健康心理学的工作领域的是( )。

A.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心理学问题

B.心身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C.促进健康服务和健康服务政策的制定

D.生活方式及心理活动与疾病的关系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健康心理学的工作领域大致有如下四个方面: 第一,躯体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第二,促进和维护健康的心理学问题。第三,疾病患者的心理学问题。第四,促进健康服务和健康服务政策的制定。题干中问的是不属于健康心理学工作领域的是,心身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不在健康心理学工作范围。 100.防御机制是( )的功能。

A.本我

B.镜我

C.自我

D.超我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所谓自我防御机制,就是“自我”在承受“本我”的欲望压力时,同时又顾及现实要求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自我”便渐渐形成了的一种功能,这种功能可以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用一定的方式调整自我欲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自我防御机制是自我的功能。 10

100.良好的生物调节系统功能,可以防止或降低应激引起的( )。

A.认知功能的失调

B.躯体化的症状

C.人格结构的变化

D.心理冲突强度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生物调节系统主要包括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它们的功能状态好,可以防止或降低应激后果的躯体化症状。 10

102.人出现呼吸、心跳加速,汗腺加快分泌,血压、体温升高等表现,说明其处于一般适应征候群的( )。

A.警觉阶段

B.搏斗阶段

C.康复阶段

D.衰竭阶段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处于警觉阶段时,交感神经支配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和副肾上腺素,这些激素促进新陈代谢,释放储存的能量,于是呼吸、心跳加速,汗腺加快分泌,血压、体温升高等等。 10

103.塞利提出的压力适应的三个阶段,统称( )。

A.战场疲劳综合症

B.一般适应征候群

C.创伤后应激障碍

D.灾难征候群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在适应压力的警觉阶段、搏斗阶段、衰竭阶段三个阶段中,人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状态各有特点,统称“一般适应征候群”。 10

104.患者不仅正常情绪反应量减少,并且人类所特有的很精细的情绪(如荣誉感、责任感、义务感等)逐渐受损,这种症状称为( )。

A.情绪脆弱

B.情绪倒错

C.情绪迟钝

D.情绪淡漠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情绪迟钝的患者对一般情况下,能引起鲜明情绪反应的事情反应平淡,缺乏相应的情绪反应。情绪迟钝不仅指正常情绪反应量的减少,更具特征性的是患者的一些高级的、人类所特有的、很精细的情绪(例如劳动感、荣誉感、责任感、义务感等)逐渐受损。 10

105.“四面楚歌”可以用来形容( )。

A.单一性压力

B.同时性叠加压力

C.破坏性压力

D.继时性叠加压力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在同一时间里,有若干构成压力的事件发生,这时主体所体验到的压力称为同时性叠加压力,俗称“四面楚歌”。 10

106.生物调节系统作为压力的中介系统,最主要的是( )。

A.神经系统

B.免疫系统

C.呼吸系统

D.内分泌系统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生物调节系统作为压力的中介系统、最主要的免疫系统。 10

107.一名高考成绩高分考生,不知该如何选择两所心仪的大学时所面临的是( )。

A.双趋冲突

B.趋避冲突

C.双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当两个目标都是自己想实现的,但一个目标的实现会使另一个目标无法实现,就会产生双趋式的冲突。两所心仪的大学都想选择,但只能选择其中一个属于双趋冲突。 10

108.弗洛伊德将本能冲动导致的焦虑称为( )。

A.原发的客体性焦虑

B.道德性焦虑

C.继发的客体性焦虑

D.神经性焦虑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神经性焦虑是意识不到的焦虑,是阻抑于无意识里的焦虑,造成焦虑的威胁来自本能冲动。 10

109.属于分离性障碍的是( )。

A.癔症性管视

B.癔症性肢体瘫痪

C.癔症性漫游

D.癔症性失聪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分离性障碍又称癔症性精神障碍,是癔症较常见的表现形式,包括癔症性意识障碍、情感爆发、癔症性假性痴呆、癔症性遗忘、癔症性身份障碍、癔症性漫游、癔症性精神病等。

110.被洞悉感属于( )。

A.感觉障碍

B.思维形式障碍

C.知觉障碍

D.思维内容障碍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内心被揭露感又称被洞悉感,其患者认为其内心的想法或者患者本人及其与家人之间的隐私,未经患者语言文字的表达,别人就知道了。很多患者不清楚别人是通过什么方式、方法了解到他内心想法的。

111.心理咨询是通过与个体的持续的、直接的接触,向其提供心理帮助,并力图促使其行为、态度发生变化的过程,这是( )的观点。

A.韦特默

B.罗杰斯

C.陈仲庚

D.艾森克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罗杰斯将心理咨询解释为:通过与个体持续的、直接的接触,向其提供心理帮助并力图促使其行为、态度发生变化的过程。

112.以下关于心理咨询师及其职业活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咨询师应通过帮助他人解决心理问题来解决自身尚未处理好的内心冲突

B.咨询师应以求助者的福祉为出发点,在职业伦理的框架下开展职业活动

C.咨询师应关注学科发展,不断更新和补充新知识、新技能

D.咨询师要不断学习和充实包括精神病学在内的各类与心理咨询相关的知识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心理咨询师应定期以及在必要时寻求专业督导,解决咨询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包括自身未解决的问题(即个人议题)和来访者的问题。A 项内容表达错误。

113.外控型人格的人( )。

A.认为命运主宰人的生活

B.认为成功是个人努力的结果

C.体验到的压力强度较低

D.遭遇压力事件后很少怨天尤人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外控型人格者,认为个人生活中的主导力量是外力,对自己如何生活,是无能为力的。内控型人格者,认为在生活中发生的事件,根源在自身,成功是个人努力的结果,失败是自己的失误。认为命运主宰人的生活属于外控型人格的人的观点。

114.未完成事件是( )的重要概念。

A.行为主义

B.精神分析学派

C.完形疗法

D.存在-人本主义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完形疗法,主要概念涉及人性观、此时此刻、未完成事件、逃避、接触、能量。

115.传统的行为主义关注( )。

A.外显行为

B.人的潜意识

C.内隐行为

D.人的潜能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传统的行为主义,主张关注和研究可观察、可测量的外显行为;新行为主义不但关注外显行为,同时关注内隐行为,包括人的想法、态度、习惯等;认知行为主义,以关注人的内隐行为为主,不再过多关注外显行为。

116.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心理咨询师的任务是( )。

A.改变求助者的问题行为

B.努力启发求助者的自我指导能力

C.改变求助者的不良认知

D.使求助者的不同需要得到极大满足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中,咨询师的任务不是改变来访者,而是要努力启发来访者的自我指导能力。

117.模仿法是建立在( )基础上的一种咨询方法。

A.经典条件反射

B.认知行为理论

C.操作条件反射

D.社会学习理论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模仿法是建立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之上的一种咨询方法。

118.系统脱敏的基本原理是( )。

A.消退抑制

B.超限抑制

C.交互抑制

D.情绪抑制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系统脱敏法”由南非精神病学家沃尔普在 20 世纪 50 年代创立的,由交互抑制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治疗法,所以又称交互抑制法。

119.心理动力学治疗师指出、说明甚至教导求助者聚焦其梦境、自由联想、阻抗以及治疗关系背后的行为含义,其使用的技术是( )。

A.自由联想

B.解释

C.对阻抗的分析

D.释梦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解释指的是:心理咨询师指出、说明甚至教导来访者聚焦其梦境、自由联想、阻抗以及治疗关系背后的行为含义。 120.心理咨询的整合性从根本上是要( )。

A.推动心理咨询理论的整合

B.推动心理咨询目标的整合

C.促进心理学概念的兼容

D.促进心理学概念的关联沟通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心理咨询的整合性从根本上推动心理咨询理论的整合。

121.对咨询师在咨询中保持中立性态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可以有效避免求助者对咨询师产生移情

B.可以保证咨询师不把个人情绪带入咨询中

C.有助于咨询师维护自己的尊严

D.可以有效避免求助者过分依赖咨询师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心理咨询的中立性态度是指,咨询师从求助者的角度出发了解求助者的问题,对求助者的困惑与处境表示理解,同时不予以评价,不掺杂个人的情绪与观点。

122.以下关于心理咨询师应该具有“强烈的责任心”的理解,错误的是( )。

A.不能因自己的言行使求助者感到“雪上加霜”

B.不能夸大心理咨询的作用,欺骗求助者

C.不能拒绝求助者提出的协助解决各种问题的要求

D.不能帮助求助者时应说明并转诊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咨询师有强烈的责任心是指他们必须对求助者负责,面对求助者,不能因自己的言行,使求助者感到“雪上加霜”。同时,咨询师应对求助者真诚相待,不能夸大心理咨询的作用,欺骗求助者。当自己能力有限,不能对求助者提供帮助时,应向求助者说明,并转诊。

123.短程心理咨询一般在( )内完成。

A.1 周之内

B.1-3 个月

C.1-3 周

D.3-6 个月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短程心理咨询:在相对短的时间内 1-3 周以内完成咨询。

124.“人们能够操纵符号,思考外部事物,可预见行为可能的后果,而不需要实际去经验它”,这是社会学习理论中的( )概念。

A.经典条件反射

B.自我奖赏或批判

C.操作条件反射

D.替代学习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替代学习”或“观察学习”。概念的含义是:人们能够操纵符号,思考外公部事物,可预见行为可能的结果,而不需要实际去经验它。这是社会学习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125.弗洛伊德认为,( )是人格的基本结构,是人格中一个永存的成分。

A.自我

B.本我

C.镜我

D.超我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本我”代表追求生物本能欲望的人格结构部分,是人格的基本结构,是人格中的一个永存的成分。

126.咨询师初步判断求助者抑郁发作,应将该信息( )。

A.告知求助者单位领导

B.告知求助者的法定监护人

C.告知求助者的同事

D.进行保密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抑郁发作时严重的时候可能出现自杀等危机人身安全等的事,需要把这个信息告知求助者的法定监护人,对求助者要多关注进行保护,以防在这个阶段出现危险。

12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心理咨询师的工作范畴不包括( )。

A.对求助者进行摄入性会谈

B.对精神病人进行诊断

C.对抑郁发作的求助者实施转诊

D.建议求助者到医院排除躯体疾病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心理咨询师的工作范畴不包括对精神病人的诊断,不属于心理咨询师的工作范围。遇到的可疑的精神病相关患者或者抑郁发作患者需要即时会诊和转诊。对求助者进行摄入性会谈、以及建议求助者到医院排除躯体疾病都属于咨询师的工作范畴。

128.咨询师可以告知求助者的是( )。

A.私人电话号码

B.私人微信

C.咨询中心电话

D.家庭住址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咨询师可以告知求助者咨询中心的电话,不能告知私人的其他联系方式,如私人电话、微信、住址等。

129.以下不属于双重关系的是( )。

A.咨询师为外籍求助者咨询

B.咨询师为朋友咨询

C.咨询师与求助者做生意

D.咨询师为自己的学生咨询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心理师与寻求专业服务者之间除心理咨询或治疗关系之外,还存在或发展出其他具有利益和情感联结等特点的人际关系状况。如果除专业关系以外,存在一种社会关系,称为双重关系。本题问不属于双重关系的部分,BCD 内容均属于双重关系了。 130.咨询师与求助者除专业关系以外,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社会关系,称为( )。

A.咨访关系

B.多重关系

C.双重关系

D.和谐关系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如果除专业关系以外,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社会关系,称为多重关系。

131.以下各项中,属于保密内容的是( )。

A.求助者是艾滋病毒携带者

B.求助者有幻觉、妄想症状

C.求助者有虐待老人的行为

D.求助者对咨询师造成人身伤害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需要保密的内容包括:心理咨询过程中求助者暴露的内容、心理咨询过程中与求助者的接触过程。求助者是艾滋病毒携带者,属于求助者暴露的内容,这个事情对其他人不会直接造成危害,属于保密范围。BCD 项内容均属于保密例外的情况。

132.心理咨询师因专业工作需要在案例讨论或教学、科研、写作等工作中采用心理咨询或治疗的案例时,应隐去求助者的( )。

A.职业

B.联系方式

C.年龄

D.身体状况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心理咨询师因专业工作需要在案例讨论或教学、科研、写作等工作中采用心理咨询或治疗的案例时,应隐去可能会辨认出来访者身份的相关信息,如姓名、联系方式、以及标志性的其他信息。

133.违背心理咨询伦理的行为是( )。

A.咨询过程中进行书面记录

B.详细了解求助者的婚姻状况

C.未经求助者同意进行录音

D.难以胜任时对求助者进行转介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心理咨询师只有在得到来访者书面同意的情况下,才能对心理咨询过程进行录音、录像或教学演示。未经求助者同意进行录音违背了咨询伦理。

134.咨询师在助人工作中不能眼中只有“问题”,要有“人”和“人性”,不能将自己置于拯救者、教育者等权威的高台之上,体现的是( )原则。

A.尊重

B.诚信

C.责任

D.公正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尊重:心理咨询师应尊重每位来访者,尊重个人的隐私权、保密性和自我决定的权利。咨询师在助人工作中不能眼中只有“问题”,要有“人”和“人性”。不能将自己置于拯救者、教育者等权威的高台之上,体现的是尊重的原则。

135.咨询师不思进取、固步自封,不能有效保持服务专业水准,其违背了( )原则。

A.善行

B.诚信

C.责任

D.公正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责任:心理咨询师在工作中应保持其服务的专业水准,认清自己专业的、伦理的及法律的责任,维护专业信誉,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咨询师不思进取、固步自封,不能有效保持服务专业水准违背了责任原则。

136.咨询过程中咨询师一方面要保障求助者的权利,努力使其得到适当的服务,一方面要避免伤害,体现的是( )。

A.善行

B.诚信

C.尊重

D.公正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心理咨询师践行善行原则,一方面要保障来访者的权利,努力使其得到适当的服务;一方面要避免伤害。

137.咨询师防止自己因潜在的偏见、能力局限、技术限制等导致的不适当行为,这体现了( )原则。

A.善行

B.诚信

C.责任

D.公正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公正:心理咨询师应公平、公正地对待自己的专业工作及来访者。采取谨慎的态度防止自己潜在的偏见、能力局限、技术的限制等所导致的不适当行为,体现了公正原则。

138.专业伦理各要素中最重要也最具体的是( )。

A.心理专业人员的人生观、价值系统

B.法律、法规及政策和制度

C.专业伦理守则所代表的意义与功能

D.专业人员的职业技能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专业伦理其要素包括:心理专业人员的人生观、价值系统,专业伦理守则,法律、法规及政策和制度。其中最重要也最具体的,是专业伦理守则所代表的意义与功能。

139.遵守专业伦理,最大的受益者是( )。

A.求助者

B.咨询机构

C.咨询师

D.求助者家属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遵守专业伦理,会最大程度地防止专业关系的冲突和危机,其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来访者。 140.以下关于伦理与法律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法律涉及的行为比伦理要广

B.伦理标准涉及的行为比法律广

C.伦理可以代替法律法规

D.心理专业伦理内容与法律大相径庭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伦理标准涉及的行为比法律要广。伦理不能代替法律法规。针对心理咨询专业人员的法律和伦理内容大致相同。题干选项中只有 B 项正确。

141.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人际距离应该属于( )距离。

A.公众

B.个人

C.社交

D.亲密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人际距离是沟通与交往时,个体身体之间的空间距离。人际距离划分:公众距离:12-25 英尺;社交距离:4-12 英尺;个人距离:

1.5-4 英尺;亲密距离:0-18 英寸。咨询师和求助者之间的人际距离属于社交距离。

142.(案例一)求助者,女,56 岁。被女儿带到咨询室。自称丈夫去世后,有一个年轻男性骚扰自己,虽然看不到人,但能听到他不断给自己下指令,要她打扮入时、穿超短……觉得这是破坏自己的声誉,拒绝听从他的指挥,“那个人”就扮成卖废品或收垃圾的人在自己小区活动,伺机杀害自己。她曾到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调查并无此事,但她仍坚信不疑。该女性出现的知觉症状是( )。

A.命令性幻听

B.被害妄想

C.功能性幻觉

D.钟情妄想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被害妄想的患者坚信周围某人或某些团伙对他进行跟踪监视、打击、陷害,甚至在其食物和饮水中放毒等谋财害命活动。案例中后来觉得有人伺机杀害,事实上并无此事,仍坚信不疑,明显属于被害妄想的症状。

143.(案例一)求助者,女,56 岁。被女儿带到咨询室。自称丈夫去世后,有一个年轻男性骚扰自己,虽然看不到人,但能听到他不断给自己下指令,要她打扮入时、穿超短……觉得这是破坏自己的声誉,拒绝听从他的指挥,“那个人”就扮成卖废品或收垃圾的人在自己小区活动,伺机杀害自己。她曾到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调查并无此事,但她仍坚信不疑。该女性认为“那个人”扮成卖废品或收垃圾的人在自己小区活动,最可能是( )。

A.钟情妄想

B.被害妄想

C.关系妄想

D.被洞悉感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关系妄想的患者把现实中与他无关的事情认为与他本人有关系。案例中女士认为与她无关的收废品的人跟她有关系,并坚信不疑,表明出现了被害妄想。

144.(案例一)求助者,女,56 岁。被女儿带到咨询室。自称丈夫去世后,有一个年轻男性骚扰自己,虽然看不到人,但能听到他不断给自己下指令,要她打扮入时、穿超短裙……觉得这是破坏自己的声誉,拒绝听从他的指挥,“那个人”就扮成卖废品或收垃圾的人在自已小区活动,伺机杀害自己。她曾到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调查并无此事,但她仍坚信不疑。咨询师与该女性所进行的会谈属于( )。

A.咨询性会谈

B.治疗性会谈

C.危机性会谈

D.鉴别性会谈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鉴别性会谈是通过交谈和观察确定使用什么测验和鉴别措施。对求助者的症状情况进行收集,并做出初步评估,是否为心理咨询的范围。

145.(案例一)求助者,女,56 岁。被女儿带到咨询室。自称丈夫去世后,有一个年轻男性骚扰自己,虽然看不到人,但能听到他不断给自己下指令,要她打扮入时、穿超短裙……觉得这是破坏自己的声誉,拒绝听从他的指挥,“那个人”就扮成卖废品或收垃圾的人在自己小区活动,伺机杀害自己。她曾到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调查并无此事,但她仍坚信不疑。对该女性进行评估-诊断,最恰当的量表是( )。

A. LES

B. MMPI

C. 16PF

D. SSRS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最恰当的量表为 MMPI,该问卷的制定方法是分别对正常人和精神病人进行预测,以确定在哪些条目上不同人有显著不同的反应模式,因此该测验最常用于鉴别精神疾病。适合本案例。

146.(案例一)求助者,女,56 岁。被女儿带到咨询室。自称丈夫去世后,有一个年轻男性骚扰自己,虽然看不到人,但能听到他不断给自己下指令,要她打扮入时、穿超短……觉得这是破坏自己的声誉,拒绝听从他的指挥,“那个人”就扮成卖废品或收垃圾的人在自己小区活动,伺机杀害自己。她曾到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调查并无此事,但她仍坚信不疑。该女性最可能是患有( )。

A.精神分裂症

B.躁狂发作

C.抑郁发作

D.适应障碍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求助者表现出来的关系妄想和被害妄想均多见于精神分裂症。该女性对自己的症状无自知力,她最有可能患有精神分裂症。

147.(案例一)求助者,女,56 岁。被女儿带到咨询室。自称丈夫去世后,有一个年轻男性骚扰自己,虽然看不到人,但能听到他不断给自己下指令,要她打扮入时、穿超短……觉得这是破坏自己的声誉,拒绝听从他的指挥,“那个人”就扮成卖废品或收垃圾的人在自已小区活动,伺机杀害自己。她曾到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调查并无此事,但她仍坚信不疑。对该女性,心理咨询师最恰当的处理是( )。

A.核实其所述事件的真实性

B.转诊至精神科

C.选用恰当的方法进行咨询

D.共同商定咨询目标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求助者从出现幻听到关系妄想被害妄想,可能为精神分裂症,非心理咨询范围,最恰当做法为转诊精神科。

148.(案例一)求助者,女,56 岁。被女儿带到咨询室。自称丈夫去世后,有一个年轻男性骚扰自己,虽然看不到人,但能听到他不断给自己下指令,要她打扮入时、穿超短裙……觉得这是破坏自己的声誉,拒绝听从他的指挥,“那个人”就扮成卖废品或收垃圾的人在自已小区活动,伺机杀害自己。她曾到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调查并无此事,但她仍坚信不疑。该女性目前的心理状态是( )。

A.心理正常

B.心理不正常

C.心理健康

D.心理不健康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求助者的症状表现反映了她的心理处于心理异常状态,属于心理不正常。

149.(案例二)求助者,男,39 岁。半年前,与求助者年龄相近的一位同事突发心脏病去世。此后,求助者经常觉得胸闷气短、心悸,心前区时有疼痛。怀疑自己也得了心脏病,先后到几所大医院就诊,但未查出任何器质性疾病。求助者觉得应该相信医院的诊断,但自己的症状又时时出现,尤其是一个人安静的时候。求助者内心非常痛苦无法摆脱,并且为此更换了工作。该求助者目前的内心冲突属于( )。

A.常形冲突

B.无内心冲突

C.变形冲突

D.精神病性冲突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求助者内心冲突已经出现变形,属于变形冲突。 150.(案例二)求助者,男,39 岁。半年前,与求助者年龄相近的一位同事突发心脏病去世。此后,求助者经常觉得胸闷气短、心悸,心前区时有疼痛。怀疑自己也得了心脏病,先后到几所大医院就诊,但未查出任何器质性疾病。求助者觉得应该相信医院的诊断,但自己的症状又时时出现,尤其是一个人安静的时候。求助者内心非常痛苦无法摆脱,并且为此更换了工作。根据许又新教授神经症评定方法,该求助者病程评分为( )分。

A. 1

B. 2

C. 3

D. 6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求助者病程在 6 个月左右,评分为 2 分。

151.(案例二)求助者,男,39 岁。半年前,与求助者年龄相近的-位同事突发心脏病去世。此后,求助者经常觉得胸闷气短、心悸,心前区时有疼痛。怀疑自己也得了心脏病,先后到几所大医院就诊,但未查出任何器质性疾病。求助者觉得应该相信医院的诊断,但自己的症状又时时出现,尤其是一个人安静的时候。求助者内心非常痛苦无法摆脱,并且为此更换了工作。根据许又新教授神经症的评定方法,该求助者精神痛苦程度的评分为( )分。

A. 1

B. 2

C. 3

D. 6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病人精神痛苦无法摆脱,换了环境他人帮助均不能摆脱,属于重度精神痛苦,评分为 3 分。

152.(案例二)求助者,男,39 岁。半年前,与求助者年龄相近的一位同事突发心脏病去世。此后,求助者经常觉得胸闷气短、心悸,心前区时有疼痛。怀疑自己也得了心脏病,先后到几所大医院就诊,但未查出任何器质性疾病。求助者觉得应该相信医院的诊断,但自己的症状又时时出现,尤其是一个人安静的时候。助者内心非常痛苦无法摆脱,并且为此更换了工作。该求助者社会功能的受损程度是( )。

A.无损害

B.轻度受损

C.中度受损

D.重度受损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求助者为此改变工作,独处时更加严重,社会功能受损程度评分为 2 分,属于中度受损。

153.(案例二)求助者,男,39 岁,半年前,与求助者年龄相近的一位同事突发心脏病去世。此后,求助者经常觉得胸闷气短、心悸,心前区时有疼痛。怀疑自己也得了心脏病,先后到几所大医院就诊,但未查出任何器质性疾病。求助者觉得应该相信医院的诊断,但自己的症状又时时出现,尤其是一个人安静的时候。求助者内心非常痛苦无法摆脱,并且为此更换了工作。该求助者的主要情绪症状是( )。

A.焦虑

B.抑郁

C.恐惧

D.愤怒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求助者表现出对心脏病的担忧和恐惧的情绪状态。

154.(案例二)求助者,男,39 岁。半年前,与求助者年龄相近的一位同事突发心脏病去世。此后,求助者经常觉得胸闷气短、心悸,心前区时有疼痛。怀疑自己也得了心脏病,先后到几所大医院就诊,但未查出任何器质性疾病。求助者觉得应该相信医院的诊断,但自己的症状又时时出现,尤其是一个人安静的时候。求助者内心非常痛苦无法摆脱,并且为此更换了工作。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可能是( )。

A.精神分裂症

B.神经症

C.可疑神经症

D.适应障碍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求助者内心冲突为变形冲突,根据许又新的神经症简明诊断标准,得分在 7 分,初步诊断为神经症。

155.(案例二)求助者,男,39 岁。半年前,与求助者年龄相近的一 位同事突发心脏病去世。此后,求助者经常觉得胸闷气短、心悸,心前区时有疼痛。怀疑自己也得了心脏病,先后到几所大医院就诊,但未查出任何器质性疾病。求助者觉得应该相信医院的诊断,但自己的症状又时时出现,尤其是一个人安静的时候。求助者内心非常痛苦无法摆脱,并且为此更换了工作。该求助者产生心理冲突的社会性原因是( )。

A.男性,39 岁

B.胸闷气短、心悸、胸痛

C.医院不能确诊

D.同事因心脏病去世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心理冲突的社会性原因包含生活事件、人际关系、所处的生存环境等,案例中产生问题的社会原因是同事因心脏病去世。

156.(案例二)求助者,男,39 岁。半年前,与求助者年龄相近的一位同事突发心脏病去世。此后,求助者经常觉得胸闷气短、心悸,心前区时有疼痛。怀疑自己也得了心脏病,先后到几所大医院就诊,但未查出任何器质性疾病。求助者觉得应该相信医院的诊断,但自己的症状又时时出现,尤其是一个人安静的时候。求助者内心非常痛苦无法摆脱,并且为此更换了工作。该求助者产生心理冲突的心理原因( )。

A.怀疑医院的诊断水平

B.怀疑自己得心脏病

C.胸闷气短、心悸、胸痛

D.同事因心脏病去世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心理冲突的心理原因一般从问题发生有关的认知因素着手。案例中求助者一直怀疑自己得了心脏病。

157.(案例二)求助者,男,39 岁。半年前,与求助者年龄相近的一位同事突发心脏病去世。此后,求助者经常觉得胸闷气短、心悸,心前区时有疼痛。怀疑自己也得了心脏病,先后到几所大医院就诊,但未查出任何器质性疾病。求助者觉得应该相信医院的诊断,但自己的症状又时时出现,尤其是一个人安静的时候。求助者内心非常痛苦无法摆脱,并且为此更换了工作。该求助者目前的心理状态是( )。

A.心理正常

B.心理不正常

C.心理健康

D.心理不健康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求助者心理冲突属于变形,长时间的心理冲突与实际处境不相符合,属于神经症方面问题,属于心理不正常的范围。

158.SCL-90 筛选阳性的标准是总分超过( )。

A. 70

B. 160

C. 90

D. 180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按全国常模结果,总分超过 160 分,或阳性项目数超过 43 项,或任一因子分超过 2 分,可考虑筛选阳性,需进一步检查。

159.SCL-90 评定的症状应该发生在( )。

A.一年内

B.一月内

C.一周内

D.任何时间内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评定的时间范围是“现在”或者是“最近一个星期”的实际感觉。 160.按照 EPQ 中国常模标准,属于典型的内向的 E 量表 T 分划界值为( )分。

A.大于

61.5

B.

56.7 至

61.5

C.

38.5 至

43.3

D.小于

38.5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以内外向为例,T 分在

43.3〜

56.7 分之间为中间型,T 分在

38.5〜

43.3 分之间为倾向内向, T 分在

56.7〜

61.5 分之间为倾向外向,T 分在

38.5 分以下为典型内向,T 分在

61.5 分以上为典型外向。

161.16PF 中的恃强性得分为 2 分,表明受测者可能属于( )的人格特性。

A.认真、负责、尽职

B.严肃、冷静、寡言

C.谦逊、顺从、通融

D.好强、独立、积极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恃强性:高分者好强、固执、独立、积极,术语称“支配性”;低分者谦逊、顺从、通融、恭顺,术语称“顺从性”。2 分属于低分,这样的受测者可能属于谦逊、顺从、通融的性格类型。

162.某受测者 SDS 标准分为 60 分,表明其出现( )。

A.轻度焦虑

B.中度焦虑

C.轻度抑郁

D.中度抑郁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按照中国常模结果,SDS 标准分的分界值为 53 分,其中 53〜62 分为轻度抑郁,63〜72 分为中度抑郁,72 分以上为重度抑郁。60 分属于轻度抑郁。

163.在实施 566 题 MMPI 测验时,如果受测者 Q 量表原始分数超过( )分,则答卷无效。

A. 22

B. 16

C. 30

D. 10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如果 566 题版本原始分数超过 30 分,答卷无效。

164.在卡特尔 16 种根源特质中,有的起源于体质因素,这称之为( )。

A.素质特质,

B.动力特质

C.能力特质

D.气质特质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在 16 种根源特质中,有的起源于体质因素,他称之为“素质特质”。

165.对会谈法的正确理解是( )。

A.及时地给予评价可以增加求助者的信任感

B.只有在取得信息时,才可中断求助者的谈话

C.即使听不懂谈话的内容,也要表现出很感兴趣

D.只有持非评判性态度,才能使求助者无所顾忌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非评判性态度是使求助者感到轻松的重要因素,它可以使求助者无所顾忌,从而把内心世界展现出来。其他选项均表达不准确。

166.以下各项中,验证临床资料可靠性的方法是( ) 。

A.相关分析

B.补充提问

C.分析迹象

D.内容反应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验证临床资料可靠性的办法:第一,使用补充提问验证求助者的社会交往方面的资料是否可靠。比如:“这个人是怎样被你发觉的?”“你怎样发觉别人对你有这种印象?”第二,使用问卷和心理测验。第三,比较同一资料的不同来源,各种来源如果都给出类似的印象,那么这一资料的可靠性就较高。

167.“应对方式问卷”(CSQ)的计分主要采用( )。

A.总分

B.积极应对分

C.因子分

D.消极应对分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应对方式问卷”有六个分量表,主要是计算各分量表的因子分。

168.下列工具中,评定生活事件及其影响的是( )。

A. SDS

B. SAS

C. SCL-90

D. LES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LES 主要是强调根据受测者的主观感受对生活事件作定性和定量评定,评定生活事件及其影响。

169.按照中国常模,SAS 标准分的分界值是( )分。

A. 40

B. 50

C. 60

D. 70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按照中国常模结果,SAS 标准分的分界值为 50 分,其中 50〜59 分为轻度焦虑,60〜69 分为中度焦虑,69 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170.心理咨询师控制会谈和转换话题的方法不包括( )。

A.解释

B.引导

C.中断

D.情感反射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控制会谈内容与方向。常用的方法有释义、中断、情感反射、引导。

171.选择会谈的内容时,应该使之适合( )。

A.咨询师的职业兴趣

B.咨询师的理论水平

C.求助者的心理强度

D.求助者的接受能力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选择会谈内容的原则可有以下几条: (1)求助者可接受:适合求助者的接受能力。 (2)有效:对求助者的病因有直接或间接的针对性:对求助者的个性发展或矫正起关键作用;对深入探索求助者的深层病因有意义;对求助者症状的鉴别诊断有意义;对帮助求助者改善认知和正确理解问题有帮助。 (3)积极:对改变求助者的态度有积极作用。

172.以如何选择职业为主题的会谈是( )。

A.治疗性会谈

B.咨询性会谈

C.危机性会谈

D.鉴别性会谈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咨询性会谈:针对健康人的某些问题,如职业选择、人员的任用和解雇、家庭关系问题、婚姻恋爱中的问题、子女教育培养问题等而进行的会谈。

173.与求助者会谈时,心理咨询师的态度应该是( )。

A.积极的

B.非评判性的

C.顺从的

D.有指导性的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表达“理解”,是最中性化的和非评判性的态度。非评判性态度是使求助者感到轻松的重要因素,它可以使求助者无所顾忌,从而 把内心世界展现出来。

174.会谈中使用情感反射时应该注意尽量( )。

A.不要体现咨询师情绪

B.不要刺激求助者情绪

C.不在初次会谈中使用

D.不在后续治疗中使用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情感反射指心理咨询师有意识地刺激一下求助者, 使他把会谈转向某类问题。在初次会谈时尽量不使用这种方法,因为这往往容易引起求助者的情绪紊乱,一时难以控制。因此,这种方法在治疗中也是需要慎用的。

175.对摄入性会谈正确的理解是( )。

A.不涉及咨询师初步观察到的疑点

B.不能加入评价

C.不涉及上级心理咨询师下达的目标

D.不能加入提问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摄入性会谈:通过会谈了解求助者的客观背景资料,了解健康状况、工作状况和家庭状况,等等;通过会谈了解求助者当前的感受、状态、咨询动机和期望等。不加入评价。

176.结束咨询关系时,咨询师不恰当的做法是( )。

A.认真觉察自己对咨询关系的情感体验和需要

B.与求助者讨论咨询关系的结束问题

C.对求助者已经取得的变化给予支持性的鼓励

D.互留联系方式以备求助者出现反复和倒退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尽管咨询已经结束了,咨询师可以表达对求助者的关心并没有随着咨询关系的结束而终止,让求助者知道咨询师对他生 活中所发生的一切依然关心。不合适留下联系方式。

177.以下各项中,求助者必须具备的特征不包括( )。

A.动机正确

B.信任度高

C.人格异常

D.智力正常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适宜的求助者应具备以下八个方面的条件:动机正确、人格正常、信任度高、行动自觉、匹配性好、智力正常、年龄适宜、内容合适。人格异常不属于求助者具备的特征。

178.心理咨询的效果可以视为咨询师、求助者和( )三者的函数。

A.咨询方法

B.咨询态度

C.咨询理念

D.咨询目标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心理咨询的效果可视为咨询师、求助者与咨询方法三者的函数,它们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咨询效果。

179.如果对心理咨询的效果进行客观研究,错误的做法是( )。

A.设对照组

B.主观评分

C.随机安排

D.进行随访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如果要对心理咨询的效果进行客观研究,应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设对照组。第二,随机安排。第三,客观评分。第四,进行随访。主观评分为错误做法。 180.“少言寡语”属于( )。

A.讲话程度上的阻抗

B.讲话方式上的阻抗

C.讲话内容上的阻抗

D.咨询关系上的阻抗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求助者的阻抗可以表现在讲话程度上,其形式为:沉默、寡语和赘言,其中尤以沉默最为突出。

181.“健忘”属于( )。

A.讲话程度上的阻抗

B.讲话方式上的阻抗

C.讲话内容上的阻抗

D.咨询关系上的阻抗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健忘属于讲话方式上的阻抗。这种阻抗是通过求助者言语交流中不同的心理活动体现的。它的形式多样,因人而异,其中常见的有心理外归因、健忘、顺从、控制话题和最终暴露等。

182.对于咨询过程中出现的沉默,正确的理解是( )。

A.沉默可能是求助者进行探索、表达时的停止

B.沉默一定是求助者对咨询师的故意刁难

C.求助者的沉默多数是咨询师引起的

D.咨询师必须想方设法主动打破沉默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沉默是指当需要求助者进行自我探索而回答问题时,求助者出现了停止回答与探索的现象。沉默可能是求助者进行探索、表达时的停止表达准确,其他 BCD 表达不准确。

183.求助者由于气愤、恐惧或羞愧等情绪所致的沉默是( )。

A.怀疑型

B.思考型

C.情绪型

D.反抗型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情绪型沉默,由求助者的气愤、恐惧或羞愧等情绪所致,就像求助者害怕出现某种情况。例 如当谈论自己不愿谈及的话题时,沉默表达了这样一种信息:“我不愿涉及这个话题”“我不想呆在这儿了”。

184.求助者在咨询过程中出现多话,并且目的是为了宣泄一时的剧烈情绪,这种多话类型是( )。

A.癔症型

B.表白型

C.表现型

D.宣泄型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宣泄型的多话,这类求助者只是为了宣泄一时的剧烈情绪,他们急需一个宣泄的对象,在倾诉时往往犹如倾盆大雨、排山倒海,喜怒哀乐都会表现出来。

185.情感表达是( )技术的形式之一。

A.自我开放

B.内容反应

C.情感反应

D.具体化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情感表达、内容表达、解释都属于自我开放技术的形式之一。情感表达技术就是咨询师将自己的情绪、情感及对求助者的情绪、情感等,告之求助者,以影响求助者。自我开放技术也称“自我暴露” “自我表露”,是指咨询师提出自己的情感、思想、经验与求助者共同分享,或开放对求助者的态度、评价等,或开放与自己有关的经历、体验、情感等。

186.咨询师直接地指示求助者做某事、说某话,这种技术是( )。

A.解释

B.面质

C.释义

D.指导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指导技术指咨询师直接地指示求助者做某件事、说某些话或者以某种方式行动。指导技术是对求助者影响力最明显的一种咨询技术。

187.咨询过程中无论哪种类型的多话,均可利用( )加提出新问题的方式处理。

A.内容反应技术

B.情感反应技术

C.内容表达技术

D.情感表达技术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无论哪种类型的多话,均可利用内容反应技术加提出新问题的方式处理。

188.当求助者在表达问题时出现“问题模糊、过分概括”的情况时,咨询师需要使用( )。

A.内容反应技术

B.具体化技术

C.内容表达技术

D.指导技术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有时求助者表达不清楚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和事情经过,或者自己也搞不清事情是怎样的、自己究竞是怎么思考的,其体验到的感觉就是不确定的、模糊的。此时咨询师应该使用具体化技术使之明确上述问题。具体化技术指咨询师协助求助者清楚、准确地表述他们的观点以及他们所用的概念、所体验到的情感以及所经历的事情。

189.内容反应一定是在( )的前提下才可以进行。

A.倾听

B.解释

C.鼓励

D.面质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内容反应、情感反应都一定是在倾听的前提下才可以进行。 190.(案例三)求助者,男,26 岁。两个月前,求助者刚刚从失业的打击下恢复过来,与之相恋四年的女友又向他提出分手,迅速嫁给了一名富家子弟。求助者内心非常痛苦,感到异常愤怒和悲哀,摔了手机和电脑,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认为女人没一个好东西,自己对她那么好,她现在却这样对自己,以后再也不会遇到真爱了。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是个十足的失败男人。该求助者的主要情绪是( )。

A.愤怒

B.焦虑

C.恐惧

D.抑郁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案例中求助者内心非常痛苦,感到异常愤怒和悲哀,摔了手机和电脑,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愤怒情绪为主。

191.(案例三)求助者,男,26 岁。两个月前,求助者刚刚从失业的打击下恢复过来,与之相恋四年的女友又向他提出分手,迅速嫁给了一名富家子弟。求助者内心非常痛苦,感到异常愤怒和悲哀,摔了手机和电脑,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认为女人没一个好东西,自己对她那么好,她现在却这样对自己,以后再也不会遇到真爱了。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是个十足的失败男人。该求助者出现的行为症状是( )。

A.回避行为

B.冲动行为,

C.强迫行为

D.刻板行为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求助者摔了手机和电脑,表现出了冲动行为。

192.(案例三)求助者,男,26 岁。两个月前,求助者刚刚从失业的打击下恢复过来,与之相恋四年的女友又向他提出分手,迅速嫁给了一名富家子弟。求助者内心非常痛苦,感到异常愤怒和悲哀,摔了手机和电脑,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认为女人没一个好东西,自己对她那么好,她现在却这样对自己,以后再也不会遇到真爱了。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是个十足的失败男人。该求助者的躯体症状是( )。

A.愤怒

B.头痛

C.悲哀

D.失眠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求助者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表明出现了失眠的情况。

193.(案例三)求助者,男,26 岁。两个月前,求助者刚刚从失业的打击下恢复过来,与之相恋四年的女友又向他提出分手,迅速嫁给了一名富家子弟。求助者内心非常痛苦,感到异常愤怒和悲哀,摔了手机和电脑,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认为女人没一个好东西,自己对她那么好,她现在却这样对自己,以后再也不会遇到真爱了。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是个十足的失败男人。该求助者的内心冲突属于( )。

A.双趋冲突

B.趋避冲突

C.双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当一个人面临两种不利的情景时,便体验到双避冲突的压力。失业和分手都属于想要回避的内容,属于双避冲突。

194.(案例三)求助者,男,26 岁。两个月前,求助者刚刚从失业的打击下恢复过来,与之相恋四年的女友又向他提出分手,迅速嫁给了一名富家子弟。求助者内心非常痛苦,感到异常愤怒和悲哀,摔了手机和电脑,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认为女人没一个好东西,自己对她那么好,她现在却这样对自己,以后再也不会遇到真爱了: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是个十足的失败男人。该求助者所面临的压力是( )。

A.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

B.同时性叠加压力

C.破坏性压力

D.继时性叠加压力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祸不单行,两个以上能构成压力的事件相继发生,后继的压力恰恰发生在前一个压力适应过程的搏斗阶段或衰竭阶段,这时,体验到的压力称为继时性叠加压力。

195.(案例三)求助者,男,26 岁。两个月前,求助者刚刚从失业的打击下恢复过来,与之相恋四年的女友又向他提出分手,迅速嫁给了一名富家子弟。求助者内心非常痛苦,感到异常愤怒和悲哀,摔了手机和电脑,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认为女人没一个好东西,自己对她那么好,她现在却这样对自己,以后再也不会遇到真爱了。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是个十足的失败男人。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是( )。

A.抑郁发作

B.急性应激障碍

C.适应障碍

D.创伤后应激障碍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适应障碍:在重大的生活改变或应激性生活事件的适应期,出现的主观痛苦和情绪紊乱状态, 常会影响社会生活和行为表现。

196.(案例三)求助者,男,26 岁。两个月前,求助者刚刚从失业的打击下恢复过来,与之相恋四年的女友又向他提出分手,迅速嫁给了一名富家子弟。求助者内心非常痛苦,感到异常愤怒和悲哀,摔了手机和电脑,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认为女人没一个好东西,自己对她那么好, 她现在却这样对自己,以后再也不会遇到真爱了。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是个十足的失败男人。根据合理情绪疗法的 ABC 理论,本案例中 A 是( )。

A.摔手机和电脑

B.愤怒

C.自己一无是处

D.失恋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理性情绪疗法”, 是帮助求助者解决因不合理信念产生的情绪困扰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ABC 理论认为,外界事件为 A,人们的认知为 B,情绪和行为反应为 C,因此其核心理论又称 ABC 理论。本案例中失恋是求助者的刺激事件。

197.(案例三)求助者,男,26 岁。两个月前,求助者刚刚从失业的打击下恢复过来,与之相恋四年的女友又向他提出分手,迅速嫁给了一.名富家子弟。求助者内心非常痛苦,感到异常愤怒和悲哀,摔了手机和电脑,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认为女人没一个好东西,自己对她那么好,她现在却这样对自己,以后再也不会遇到真爱了。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是个十足的失败男人。根据合理情绪疗法的 ABC 理论,本案例中 C 不包括( )。

A.摔手机和电脑

B.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C.愤怒和悲哀

D.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ABC 理论中,情绪和行为反应为 C,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属于 B 认知部分,不属于 C。

198.(案例三)求助者,男,26 岁。两个月前,求助者刚刚从失业的打击下恢复过来,与之相恋四年的女友又向他提出分手,迅速嫁给了一名富家子弟。求助者内心非常痛苦,感到异常愤怒和悲哀,摔了手机和电脑,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认为女人没一个好东西,自己对她那么好,她现在却这样对自己,以后再也不会遇到真爱了。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是个十足的失败男人。求助者认为女人没一个好东西,其背后的不合理信念的特征是( )。

A.绝对化要求

B.夸大或缩小

C.过分概括化

D.糟糕至极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认为女人没一个好东西。过分概括化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就好像是以一本书的封面来判定它的好坏一样。由对一个女人的认识,推广到所有女人没有一个好东西,属于过分概括化。

199.(案例三)求助者,男,26 岁。两个月前,求助者刚刚从失业的打击下恢复过来,与之相恋四年的女友又向他提出分手,迅速嫁给了一名富家子弟。求助者内心非常痛苦,感到异常愤怒和悲哀,摔了手机和电脑,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认为女人没一个好东西,自己对她那么好,她现在却这样对自己,以后再也不会遇到真爱了。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是个十足的失败男人。求助者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其背后的不合理信念的特征是( )。

A.绝对化要求

B.主观推断

C.过分概括化

D.糟糕至极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引起求助者心理困扰的另一个原因是过分概括化,即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比如,把对个别事件的意见上升为一般性的结论,把对事的看法发展到对人的看法。离婚这件事,上升到了对自己这个人的结论,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属于过分概括化不合理信念。 200.(案例三)求助者,男,26 岁。两个月前,求助者刚刚从失业的打击下恢复过来,与之相恋四年的女友又向他提出分手,迅速嫁给了一名富家子弟。求助者内心非常痛苦,感到异常愤怒和悲哀,摔了手机和电脑,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认为女人没一个好东西,自己对她那么好,她现在却这样对自己,以后再也不会遇到真爱了。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是个十足的失败男人。求助者觉得自己对女友那么好,她现在却这样对我,其背后的不合理信念的特征是( )。

A.绝对化要求

B.个性化

C.过分概括化

D.糟糕至极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绝对化的要求是指个体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某一事物必 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因此,当某些事物的发生与其对事物的绝对化要求相悖时,个体就会感到难以接受和适应,从而极易陷入情绪困扰之中。求助者觉得自己对女友那么好,女友就应该同样好的对待自己,属于绝对化的要求。 20

1.(案例三)求助者,男,26 岁。两个月前,求助者刚刚从失业的打击下恢复过来,与之相恋四年的女友又向他提出分手,迅速嫁给了一名富家子弟。求助者内心非常痛苦,感到异常愤怒和悲哀,摔了手机和电脑,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认为女人没一个好东西,自己对她那么好,她现在却这样对自己,以后再也不会遇到真爱了。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是个十足的失败男人。求助者认为以后再也不会遇到真爱了,其背后的不合理信念的特征是( )。

A.绝对化要求

B.夸大或缩小

C.过分概括化

D.糟糕至极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糟糕至极是一种把事物的可能后果想象、推论到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灾难结果的非理性信念。恋爱失败后对后果进行想象,认为再也不会遇到真爱了。 20

2.(案例三)求助者,男,26 岁。两个月前,求助者刚刚从失业的打击下恢复过来,与之相恋四年的女友又向他提出分手,迅速嫁给了一名富家子弟。求助者内心非常痛苦,感到异常愤怒和悲哀,摔了手机和电脑,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认为女人没一个好东西,自己对她那么好,她现在却这样对自己,以后再也不会遇到真爱了。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是个十足的失败男人。根据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论,针对求助者的不良情绪,可以使用的方法是( )。

A.合理自我分析报告

B.自我管理程序

C.合理情绪想象技术

D.社交技能训练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求助者的情绪困扰,有时就是他自己向自己传播的烦恼,例如他经常给自己灌输不合理信念,在头脑中夸张地想象各种失败的情境,从而产生不适当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反应。合理情绪想象技术就是帮助求助者停止传播不合理信念的方法。 20

3.(案例三)求助者,男,26 岁。两个月前,求助者刚刚从失业的打击下恢复过来,与之相恋四年的女友又向他提出分手,迅速嫁给了一名富家子弟。求助者内心非常痛苦,感到异常愤怒和悲哀,摔了手机和电脑,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认为女人没一个好东西,自己对她那么好,她现在却这样对自己,以后再也不会遇到真爱了;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是个十足的失败男人。合理情绪疗法中,认知性家庭作业是( )。

A.合理自我分析报告

B.自我管理程序

C.合理情绪想象技术

D.社交技能训练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认知性的家庭作业也是合理情绪疗法常用的方法。它实际上是在 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一次咨询性辩论结束后的延伸,即让求助者自己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RET 自助表和合理自我分析报告。 20

4.饱和策略属于( )。

A.增强法

B.惩罚法

C.消退法

D.代币法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一种比较特殊却比较柔和的厌恶技术,即饱和策略。其做法是咨询师主动提供大量的求助者所追求的目的物,让求助者享受到极限之后,产生生理上的不适,进而解除求助者的不适当要求,或减弱不良反应。这属于特殊性惩罚法。 20

5.咨询中双方商定咨询目标的时机应是( )。

A.初诊接待阶段

B.评估-诊断阶段之前

C.咨询中任意阶段

D.评估-诊断完成之后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咨询中双方商定咨询目标,应该建立在心理诊断阶段已经完成的基础上进行。 20

6.制约心理咨询有效性的因素中,特殊有效性因素是指( )。

A.针对性的咨询所产生的效果

B.求助者本身潜在的适应能力

C.求助者对咨询师的信心

D.咨询师对求助者的尊重、关切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制约心理咨询有效性的因素:一是一般性有效因素,如求助者希望改善自身状况的动机,对咨询 师的信心,因得到帮助而产生的希望以及咨询师的尊重、关切等;二是特殊性有效因素,即针对性的咨询所产生的效果;三是求助者本身的潜在适应能力与生长、复愈的能力。 20

7.积极关注的最终目的是( )。

A.使咨询师能够客观看待求助者

B.让咨询师帮助求助者发现其优缺点

C.使咨询师深入了解求助者

D.促进求助者的自我发现与潜能开发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所谓积极关注,就是咨询师对求助者言语和行为的积极、光明、正性的方面予以关注,从而使求助者拥有积极的价值观,拥有改变自己的内在动力,促进求助者自我发现与潜能开发,达到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也是咨询的最高目标。咨询师应把积极关注贯穿于整个咨询过程。 20

8.咨询师共情要做到体验求助者的内心( )。

A.如同体验自己内心

B.就是体验自己内心

C.要以自己内心为参照

D.要以伦理为参照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按照罗杰斯的观点,共情是指体验求助者内心世界的能力,如同体验自己内心,但知道这不是自己的内心世界。 20

9.心理咨询师收集资料所围绕的七个问题中,“how”指的是( )。

A.发生了什么事

B.事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C.事情是怎样演变的

D.事情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发生的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心理咨询师收集资料所围绕的七个问题中,“how”指的是事情是怎样演变的? 210.咨询的终极目标与具体目标的关系是( )。

A.从终极目标着眼,从具体目标着手

B.以具体目标为指导,实现终极目标

C.从具体目标着眼,从终极目标着手

D.由具体目标出发,确定终极目标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具体目标是受终极目标指引的具体目标,而不是孤立的具体目标。具体目标与长远目标应该是统一的。从具体目标着手,从终极目标着眼。

211.咨询过程中最核心、最重要的实质阶段是( ) 阶段。

A.诊断

B.咨询

C.巩固

D.评估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咨询过程中最核心、最重要的实质阶段是咨询阶段。

212.咨询方案中需要明确的咨询师的义务是( )。

A.尊重求助者

B.遵守国家法律

C.严守保密原则

D.贯彻中立原则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咨询师的义务包括: 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岀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 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213.对倾听技术的理解错误的是( )。

A.要以接纳为基础

B.要认真地听

C.要积极提问

D.要关注地听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倾听是在接纳基础上,积极地听,认真地听,关注地听,并在倾听时适度参与。倾听含义中不包含积极的提问。

214.内容反应的含义是心理咨询师( )。

A.解释心理问题的原因

B.解释心理问题的内容

C.反馈求助者的谈话内容

D.反馈求助者的主要情感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内容反应技术,也称“释义技术”或“说明”,是指咨询师把求助者陈述的主要内容经过概括、综合与整理,用自己的话反馈给求助者,以达到加强理解、促进沟通的目的。简单来说,内容反应就是反馈求助者的谈话内容。

215.属于影响性技术的是( )。

A.解释

B.具体化

C.释义

D.倾听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影响性技术包括面质技术、解释技术、指导技术、情感表达技术、内容表达技术、自我开放技术、影响性概述。

216.属于参与性技术的是( )。

A.指导

B.具体化

C.面质

D.自我开放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参与性技术包括倾听技术、开放式提问和封闭式提问技术、鼓励技术、重复技术、内容反应技术、情感反应技术、具体化技术、参与性概述、非语言的理解和把握。

217.影响力最明显的影响性技术是( )。

A.解释

B.自我开放

C.指导

D.内容表达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指导技术是对求助者影响力最明显的一种咨询技术。

218.求助者对过去重要他人的情感转移到咨询师身上的现象是( )。

A.共情

B.关注

C.移情

D.投射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移情是指求助者把对父母或对过去生活中某个重要人物的情感、态度和属性转移 到了咨询师身上,并相应地对咨询师做出反应的过程。

219.阻抗的一种形式是健忘,其含义是求助者( )。

A.在谈论感到焦虑的议题时出现遗忘现象

B.对心理咨询师有抵触而出现的遗忘现象

C.在意识障碍基础上出现的一种记忆障碍

D.由于其神经系统障碍而导致的遗忘现象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健忘”指求助者在谈论感到焦虑和精神痛苦的议题时所表现出的遗忘现象。 220.心理咨询师应对阻抗的要点是( ) 。

A.认识到出现阻抗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B.把求助者看作咨询中的对手

C.调动对方的积极性,一起寻找阻抗产生的根源

D.认识到阻抗是求助者设置的障碍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应对阻抗的主要目的在于解释阻抗,了解阻抗产生的原因,以便最终突破阻抗,使咨询取得进展。突破阻抗的关键要调动求助者的积极性,使之能与咨询师一同寻找阻抗的来源,认清阻抗产生的根源。

221.对求助者中心疗法治疗过程中求助者所发生的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求助者的自我变得较为协调

B.求助者变得更适应了

C.求助者的自我变得较为开放

D.求助者更加信任咨询师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求助者中心疗法对于在咨询过程中求助者所发生的变化国内学者将其归纳为五条,求助者的自我变得较为开放、求助者的自我变得较为协调、求助者更加信任自己、求助者变得更适应了、求助者愿意使其生命过程成为一个变化的过程。

222.以下对求助者中心疗法相关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价值条件化就是有机体的评价过程

B.价值条件化是建立在有机体的评价过程的基础上

C.价值条件化是建立在他人评价的基础之上的

D.个体的自我概念总是与个体的经验相一致的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价值条件化建立在他人评价的基础上,而非建立在个体自身的有机体的评价基础之上。

223.求助者中心疗法理论的核心是( )。

A.人拥有有机体的评价过程”

B.人是可以信任的

C.人拥有价值条件化过程

D.人有自我实现倾向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人有自我实现倾向,这一点是罗杰斯积极人性观的理论前提,也是求助者中心疗法理论的核心。

224.咨询师对求助者表达无条件积极关注,错误的做法是( )。

A.对求助者的问题和情感表示关注

B.对求助者持一种非评判性的态度

C.对求助者的反应伴有准确的共情

D.向求助者指明其能力的局限性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积极关注,就是咨询师对求助者言语和行为的积极、光明、正性的方面予以关注。而非指明其能力的局限性。

225.咨询师所思、所感及所信的东西与他的实际表现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这是坦诚交流技术中所谓的( )。

A.不固定角色

B.自发性

C.无防御反应

D.一致性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坦诚交流技术中一致性:对坦诚的人来说,他的所思、所感及所信的东西与他的实际表现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

226.咨询师在咨询中的表现如同他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一样,不把自己隐藏在职业角色背后,这是坦诚交流技术中所谓的( )。

A.不固定角色

B.自发性

C.无防御反应

D.一致性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咨询师不固定自己的角色,就意味着他在 咨询中的表现如同他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一样坦率,即他们是职业的心理咨询师,但 并不把自己隐藏在职业咨询师的角色之内,而是继续保持与目前的情感和体验的和谐, 并交流自己的情感。

227.通过利用明显的刺激(线索)改变非适应性行为,建立新的适应性行为的方法是( )。

A.代币管制法

B.行为塑造技术

C.饱和策略

D.行为渐隐技术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行为渐隐技术就是通过利用明显刺激(线索)改变非适应性行为,建立新的适应性行为的方法。

228.求助者中心疗法的实质是( )。

A.一切服从求助者的意愿

B.根据求助者的意见实施咨询.

C.让求助者坐在咨询室的中心位置

D.重建个体在自我概念与经验之间的和谐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求助者中心疗法的实质是重建个体在自我概念与经验之间的和谐,或者是说达到个体人格的重建。

229.求助者中心疗法的“自我概念”的含义是( )。

A.求助者真实的本体

B.求助者对自己总体的知觉和认识

C.本我与超我矛盾冲突的调节者

D.对自我的理解和说明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罗杰斯认为自我是关于自己各个方面的印象,这个 自我只是那些与自己有关并能被个体意识到的经验,自我并不一定支配个体的行动,而 是个人经验中的一部分,与个体的行为是相匹配的。 230.求助者中心疗法的理论对人性的看法是( )。

A.积极乐观的

B.理智客观的

C.消极悲观的

D.中性的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求助者中心心理治疗理论对人性的看法是积极乐观的。

231.艾根认为高水平咨询师的最高价值观应是对求助者的( )。

A.共情

B.接纳

C.尊重

D.支持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艾根(1975)将无 条件的积极关注称为尊重,并且指岀它是一个高水平的咨询师的最高价值观。

232.行为塑造技术多采用( ) 的手段。

A.正强化

B.正惩罚

C.负强化

D.负惩罚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在行为塑造过程中,多采用正强化 的手段,即一旦所需的行为出现,就立即给予强化,这是行为疗法最常用的技术之一。

233.阳性强化法的操作过程第一个步骤是( )。

A.明确阳性强化物

B.明确目标行为

C.监控目标行为

D.实施强化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阳性强化法的操作过程第一个步骤是明确目标行为。

234.合理情绪疗法适用于( )。

A.过分偏执的求助者

B.自闭症患者

C.领悟力较强的求助者

D.急性精神分裂症病人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合理情绪疗法适用于领悟力较强的求助者。

235.在合理情绪疗法的再教育阶段,咨询师为提高求助者应对焦虑情绪反应的能力,可以使用( )。

A.自信训练

B.合理自我分析报告

C.RET 自助表

D.问题解决训练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自信训练、放松训练 要是为了提高求助者应对焦虑性情绪反应的能力。

236.咨询师提问“别人有什么理由必须友好地对待你”,目的是要修正求助者( )。的不合理信念。

A.绝对化要求

B.糟糕至极

C.过分概括化

D.主观推断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别人有什么理由必须友好地对待你”目的是修通求助者不合理信念中绝对化要求的观念。

237.心理咨询师对某些类型的咨询内容不懂、不擅长,因此与求助者不相匹配,这种不相匹配的类型是( )。

A.欠缺型

B.忌讳型

C.冲突型

D.茫然型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不相匹配的类型中欠缺型是指,由于咨询师受训的重点和擅长的内容有所不同,因而对某些类型的咨询内容很可能不懂、不擅长。

238.合理情绪疗法修通阶段的主要工作是( )。

A.解说

B.修正、改变

C.分析

D.强化、巩固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所谓修通,就是咨询师运用多种技术, 使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的非理性信念,并代之以合理的信念,从而使情绪症状得以 减轻或消除。修通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修正和改变。

239.合理情绪疗法再教育阶段的主要工作是( )。

A.解说.

B.修正、改变

C.分析

D.强化、巩固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再教育阶段主要任务是巩固前几个阶段治疗所取得的效果,帮助求助者进一步摆脱原有的不合理信念及思维方式,使新的观念得以强化,从而使求助者在咨询结束之后仍能用学到的思维方式、合理信念等应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 240.关于呼吸放松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胸式呼吸是主要的呼吸放松法

B.尽量做到深而大的呼吸

C.吸气的时间要比呼气的时间长

D.用嘴巴吸气,鼻子呼气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呼吸放松法包括鼻腔呼吸放松法、腹式呼吸放松法和控制呼吸放松法,没有胸式呼吸法。呼气的时间比吸气的时间要长,用鼻子吸气用嘴巴呼气。尽量做到深而大的呼吸。

241.在合理情绪疗法中,咨询师的角色不应该是( )。

A.监督者

B.说服者

C.指导者

D.分析者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在合理情绪疗法中,咨询师是一个指导者、说服者、分析者, 也是权威的信息提供者以及与求助者非理性信念对抗的辩论者。

242.埃利斯等人认为合理情绪疗法可以帮助个体达到的目标不包括( )。

A.自我关怀

B.自我开放

C.自我指导

D.自我接受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埃利斯等人认为合理情绪疗法可以帮助个体达到以下几个目标:一是自我关怀, 二是自我指导,二是宽容,四是接受不确定性,五是变通性,六是参与,七是敢于尝试,八是自我接受。

243.与贝克的认知疗法相关的概念是( )。

A.未完成事件

B.自动化思维

C.价值条件化

D.观察学习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未完成事件,属于完型心理疗法概念;价值条件化属于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方法中涉及概念;观察学习出自于社会学习理论。自动化思维概念与贝克的认知疗法相关。

244.合理情绪疗法的 ABCDE 理论中,E 代表( )。

A.诱发事件

B.对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

C.咨询的效果

D.对个体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合理情绪疗法的 ABCDE 理论中,事件 A、情结 C、信念 B、驳斥 D、新观念 E,E 也被称为咨询的效果。

245.在阳性强化法实施强化的过程中,正确的做法是( )。

A.求助者即将实施目标行为时给予强化

B.当求助者出现目标行为时立即给予强化

C.当求助者的目标行为结束后立即给予强化

D.当求助者来到咨询室时立即给予强化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阳性强化法实施强化的过程中,当求助者出现目标行为时立即给予强化,不能拖延时间,并向求助者讲清楚被强化的具体行为、目的、意义和方法,使求助者了解干预的目标,理解所用技术和方法的目的及意义,明确自己该怎么做。

246.与人本主义相关的概念是( )。

A.观察学习

B.自动化思维

C.自我实现

D.未完成事件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与人本主义相关的概念是自我实现;观察学习与社会学习理论相关;自动化思维与认知疗法相关;未完成事件与完型主义疗法相关。

247.孩子每次考试取得好成绩,父母就减少孩子做家务活的时间,这种做法属于(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正惩罚

D.负惩罚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负强化是指撤销惩罚物(即人厌恶的刺激),两者都可用来鼓励求助者产生受欢迎的行为和抑制不受欢迎的行为。

248.商家采用消费积分换取礼品的手段鼓励消费者进行消费,商家所采用的是( )。

A.饱和策略

B.负强化

C.消退法

D.代币管制法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代币管制法是一种利用强化原理促进更多的适应性行为出现的方法。代币是指可以在某一范围内兑换物品的证券。

249.合理情绪疗法的 ABCDE 理论中的 D 指的是( )。

A.诱发事件

B.对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

C.咨询的效果

D.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合理情绪疗法的 ABCDE 理论中,事件 A、信念 B、情结 C、驳斥 D、新观念 E。D 是驳斥也就是对不合理的信念进行辩论。 250.阻抗最早是由( )提出的概念。

A.弗洛伊德

B.罗杰斯

C.艾里克森.

D.马斯洛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阻抗的概念最早是由弗洛伊德提出的。

二、多项选择题(251-300 题,共 50 题,每题 0.5 分,共 25 分。每题有多个答案正确,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错选、少选、多选,均不得分)

251.彩色的特性包括( )。

A.色调

B.明度

C.饱和度

D.灰度

【参考答案】ABC

【参考解析】彩色的特性包括:色调-取决于光的波长明度-取决于光波的物理强度;饱和度-取决于彩色中灰色所占的比例。

252.痛觉感受性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体对痛的( )。

A.认识

B.意志特点

C.态度

D.情绪特点

【参考答案】ABCD

【参考解析】人们之间痛觉的感受性有很大的差别,有的人怕疼,有的人不怕疼,这在很大程度上和一个人对疼的认识、态度以及性格和意志特点有关,同时对痛觉感受性也会受到注意和情绪因素的影响。

253.按照马斯洛的理论,隶属于群体并在群体中享受地位的需要属于( )。

A.缺失性需要

B.成长需要

C.爱和归属的需要

D.生理需要

【参考答案】AC

【参考解析】爱和归属的需要指人要求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以及隶属于某一群体,并在群体中 享有地位的需要。当该需要不被满足时,人们会有缺失的感觉,也被称为缺失性需要。

254.关于定势的描述,正确的包括( )。

A.是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B.有时会促进问题解决

C.有时会干扰问题解决

D.是己有的知识和经验

【参考答案】ABC

【参考解析】人们在从事某种活动前的心理准备状态,会对后边所从事的活动产生影响,这种心理准备就叫定势。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或者说已经养成的习惯,会影响后面所进行的活动,或促进或阻碍,这就是思维定势的作用。

255.思维最主要的特征包括( )。

A.间接性

B.可操作性

C.概括性

D.抽象性

【参考答案】AC

【参考解析】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思维作为一种反映形式,它的最主要的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

256.防御机制对心理健康十分重要,不同的防御机制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

A.对现实的否认

B.对现实的扭曲

C.在潜意识中运作

D.在前意识中运作

【参考答案】ABC

【参考解析】不同的防御机制虽然内容不同,但都具有两个共同的特征,一是对现实的否认或扭曲,二是在潜意识中运作,人们常常意识不到。

257.人格的生物学流派把儿童划分为三种气质类型,这三种类型包括( )。

A.适应良好的儿童

B.难控制的儿童,

C.焦虑型的儿童

D.抑制型的儿童

【参考答案】ABD

【参考解析】研究者把儿童划分为三种气质类型适应良好的儿童:有很好的自我控制和自信,很好的适应新环境;难控制的儿童:冲动不安、容易分心;抑制型的儿童:胆小,不愿意参加社交活动,有陌生人在场就很紧张。

258.弗洛姆认为,可以通过( ) 实现积极的自由。

A.发展社会兴趣

B.有意义的工作

C.创造性的爱

D.不断自我完善

【参考答案】BC

【参考解析】弗洛 姆认为,自由的代价已经超过了它本身的价值,并称之为一种无法忍受的、孤独的状态, 面对这种孤立无助,人们只有两种选择:一是从自由中逃离,回归人与人相互依赖的状态,二是通过创造性的爱和有意义的工作来实现积极的自由。

259.马斯洛需要层次模型中,基本需要包括( )。

A.安全需要

B.生理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爱与归属的需要

【参考答案】ABD

【参考解析】人的三种基本需要(生 物需要、精神需要、社会需要),依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其中生理、安全、社交需要属于基本需要。 260.“ 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认为,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包括( )。

A.包容需要

B.支配需要

C.成就需要

D.情感需要

【参考答案】ABD

【参考解析】人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即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

261.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趋势包括( )。

A.从对话向独白语发展

B.从独白语向对话语发展

C.从情景语向连贯语发展

D.从连贯语向情境语发展

【参考答案】AC

【参考解析】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幼儿期是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口语表达能力发展有两个主要发展趋势:(1)从对话语向独白语发展;(2)从情境语向连贯语发展。

262.到 3 岁末,婴儿已经( )。

A.基本上能掌握母语的全部发音

B.能够使用复合句进行交流

C.掌握全部母语语法规则

D.掌握 1000 个左右的词汇

【参考答案】ABD

【参考解析】到两岁左右时,开始说出复合句。3 岁左右的婴儿基本上能掌握母语的全部发音,词汇量增加到 1000 个左右。到了 3 岁末基本上掌握了母语的语法规则系统。

263.关于教育、教学与心理发展关系,维果茨基提出的几个重要问题是( )。

A.“最近发展区”思想

B.教学应当在发展的前面

C.学习和指导的最佳期限

D.模仿是重要的学习来源

【参考答案】ABC

【参考解析】关于教育和教学如何促进心理发展,维果斯基提出了三个重要的问题:(1)“最近发展区” 思想;(2)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3)学习和指导的最佳期限。

264.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儿童心理发展阶段包括( )。

A.前运算阶段

B.具体运算阶段

C.感知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参考答案】ABCD

【参考解析】皮亚杰把儿童认知发展阶段分为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 岁左右);(2)前运算阶段(2-6、7 岁);(3)具体运算阶段(6、7 岁-11、12 岁);(4)形式运算阶段(11、12 岁及以后)

265.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包括( )。

A.幼儿的游戏主导着他们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

B.幼儿的各种学习多是通过游戏活动进行的

C.游戏是幼儿教育的最佳途径

D.游戏有利于幼儿的身体发育

【参考答案】ABCD

【参考解析】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意义如下:第一,幼儿的游戏主导着他们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第二,幼儿的各种学习多是通过游戏活动进行的。第三,游戏是幼儿教育的最佳途径。同时游戏活动本身有利于幼儿的身体发育。

266.正常心理活动的功能包括保障人( )。

A.顺利地适应环境

B.正常地人际交往

C.正确地反映世界

D.幸福地享受人生

【参考答案】ABC

【参考解析】正常的心理活动具有如下功能:第一,保障人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第二,保障人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在家庭、社会团体、机构中正常地肩负责任, 使社会组织正常运行。第三,保障人正常地反映、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性。

267.思维形式障碍包括( )。

A.强迫观念

B.思维插入

C.思维鸣响

D.思维贫乏

【参考答案】BD

【参考解析】思维鸣响属于知觉障碍;强迫观念属于思维内容障碍;思维插入和思维贫乏属于思维形式障碍。

268.抑郁发作的特点包括( )。

A.情绪低落

B.思维混乱

C.动作减少

D.感觉过敏

【参考答案】AC

【参考解析】抑郁发作的特点主要是:情绪低落、思维缓慢、语言动作减少和迟缓。

269.破坏性压力可以造成( )。

A.急性应激障碍

B.灾难征候群

C.冲动性人格障碍

D.创伤后应激障碍

【参考答案】ABD

【参考解析】破坏性压力又称极端压力,其中包括战争、地震、空难、遭受攻击、被绑架、被强暴等。经历这些破坏性压力后可能会造成急性应激障碍、灾难征候群、创伤后应激障碍。 270.认知障碍的症状包括( )。

A.感觉减退

B.注意狭窄

C.强迫观念

D.意向倒错

【参考答案】ABC

【参考解析】认知障碍包含感知觉障碍(感觉减退)、思维障碍(强迫观念)、注意障碍(注意狭窄)、记忆障碍与智能障碍、自知力障碍。意向倒错属于意志行为障碍。

271.按照《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2005 版),正确的说法包括( )。

A.心理咨询师需要掌握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知识

B.心理咨询师只能进行心理咨询,不能进行药物治疗

C.咨询关系是一种“求”和“帮”的关系

D.心理咨询师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和相关行为问题

【参考答案】ABCD

【参考解析】心理咨询作为一种职业:第一,心理咨询作为一种职业,从业者,即心理咨询师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其中既有心理学的一般知识,又有心理咨询临床操作的相关知识。第二,心理咨询师使用的方法,只能是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不包括药物的使用。第三,咨询关系是“求” 和“帮”的关系;帮助求助者解除的问题,只能是心理问题,或由心理问题引发的行为问题或躯体症状。

272.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观点包括( )。

A.分区观点

B.结构观点

C.动力观点

D.发展观点

【参考答案】ABCD

【参考解析】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观点包括分区观点、结构观点、动力观点、发展观点。

273.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人格结构包括( ) 。

A.意识

B.潜意识

C.自我

D.超我

【参考答案】CD

【参考解析】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人格结构包括本我、自我、超我。

274.心理咨询的任务包括帮助求助者( )。

A.认识自己的内、外世界

B.学会面对现实和应对现实

C.了解和改变不合理的观念

D.学会理解他人

【参考答案】ABCD

【参考解析】心理咨询的任务:(1)认识自己的内、外世界(2)了解和改变不合理的观念(3)学会面对现实和应对现实(4)使求助者学会理解他人(5)使求助者正确认识自我(6)协助求助者构建合理的行为模式

275.心理咨询整合在现阶段主要体现在心理咨询方法的( )。

A.两极分化取向

B.独立化趋势

C.折衷主义趋向

D.标准化策略

【参考答案】CD

【参考解析】心理咨询整合在现阶段主要体现在心理咨询方法的折衷主义趋向和标准化策略,这真正加快了心理咨询的科学化进程。

276.心理咨询专业伦理的重要性包括( )。

A.提供规范

B.提供指导

C.提供保护

D.提供信任

【参考答案】ABCD

【参考解析】心理咨询专业伦理的重要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供规范:规范专业人员的能力、资格及行为(2)提供指导:提供专业人员从事实务工作时的参考(3)提供保护:首先是保护来访者的权益,其次是保护社会大众的权益,最后是保 护专业人员的权益(4)提供信任:来访者信任专业人员,社会大众信任咨询专业,咨询师专业服务的 自主性得到尊重,行业的专业性得到认可

277.心理咨询师在职业活动中有关保密原则的注意事项包括( )。

A.履行告知义务并签订服务协议

B.依规保存相关资料和信息

C.远程专业工作无须、也无法进行保密

D.做好团队中的保密工作

【参考答案】ABD

【参考解析】咨询师在实务中的注意事项:(1)履行告知义务并签订服务协议(2)依规保存相关资料和信息(3)妥善使用相关资料(4)做好团队中的保密工作(5)做好远程专业工作(网络/电话咨询)的保密

278.违背心理咨询专业伦理的行为包括( )。

A.咨询师与求助者发生性关系

B.咨询师与求助者的家庭成员发生性关系

C.咨询师与求助者成为商业伙伴

D.咨询师把求助者转介给其他咨询师

【参考答案】ABC

【参考解析】在咨询中不能继续时,可以转介。其他三项内容均违背了职业伦理,和来访者建立了双重或多重关系。

279. Tymchuk (1985)提出的八段式伦理判断流程模式,其流程包括( )。

A.问题情境分析

B.界定问题的关键所在

C.参考专业伦理规范

D.拟定解决每一个问题的方案

【参考答案】ABCD

【参考解析】八段式伦理判断流程模式: Tymchuk (1985)提出此模式,流程如下: (1)问题情境分析; (2)界定问题的关键所在; (3)参考专业伦理规范; (4)评估当事人及团体的权益及个人的权责; (5)拟定解决每一个问题的方案; (6)预估每一解决方案可能产生的后果; (7)分析每一决定可能产生的利弊; (8)做最后决定。 280.心理咨询专业伦理的主要原则包括( )。

A.善行

B.共情

C.诚信

D.热情

【参考答案】AC

【参考解析】伦理的主要原则:善行、责任、诚信、公正、尊重。

281.对求助者的问题形成初步诊断所依据的资料来源于( )。

A.临床观察

B.会谈过程

C.理论分析

D.心理测验

【参考答案】ABD

【参考解析】临床资料的来源一般都是从求助者主诉、家属报告、摄入性会谈、临床观察、心理测验、作品分析等。

282.验证临床资料可靠性的方法包括( )。

A.补充提问

B.分析迹象

C.使用问卷

D.就事论事

【参考答案】AC

【参考解析】验证临床资料可靠性的办法:第一,使用补充提问验证求助者的社会交往方面的资料是否可靠。比如:“这个人 是怎样被你发觉的?” “你怎样发觉别人对你有这种印象?” 第二,使用问卷和心理测验。第三,比较同一资料的不同来源,各种来源如果都给岀类似的印象,那么这一资料的可靠性就较高。

283.对于 16PF 施测的要求包括( )。

A.每一测题只能选一个答案

B.施测有严格的时间限制

C.不可漏掉任何测题

D.尽量不选择中性答案

【参考答案】ACD

【参考解析】本测验没有时间限制。测验时需要注意:(1)每一测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2)不可漏掉任何测题。(3)尽量不选择中性答案。(4)有些题目受测者可能从未思考过,或者感到不太容易回答。对于这样的题目,同样要求受测者作出一种倾向性的选择。

284.对 SCL-90 结果的解释,考虑筛选阳性的指标包括( )。

A.总分> 150

B.任一因子分> 2

C.阳性项目数>43

D.6 个方面因子分异常

【参考答案】BC

【参考解析】对 SCL-90 结果的解释按全国常模结果,总分超过 160 分,或阳性项目数超过 43 项,或任一因子分超过 2 分,可考虑筛选阳性,需进一步检查。

285.MMPI 的效度量表包括( )。

A.Q

B.L

C.F

D.K

【参考答案】ABCD

【参考解析】MMPI 的效度量表如下: a)Q (Question)不能回答的问题,或用“?”代表 b)L (Lie)说谎分数 c)F (Validity)诈病量表 d)K ( Correction)校正分量表

286.咨询阶段的工作内容包括( )。

A.明确求助者问题的严重程度

B.调整求助动机

C.制定咨询目标和咨询方案

D.进行心理测验

【参考答案】BC

【参考解析】咨询阶段是心理咨询职业活动的核心、最重要的实质性阶段,包括调整求助动机、商定咨询目标、商定咨询方案、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重要步骤。

287.非言语行为在咨询中的作用包括( )。

A.加强言语

B.实现反馈

C.配合言语

D.传达情感

【参考答案】ABCD

【参考解析】非言语行为在咨询中的作用(1)加强言语(2)配合言语(3)实现反馈(4)传达情感

288.制定心理咨询方案的作用在于( )。

A.便于总结经验教训

B.可以满足求助者的知情权

C.满足形式上的需要

D.可以使咨询双方明确行动目标

【参考答案】ABD

【参考解析】有了咨询方案就使咨询双方明确了咨询方向和目标,也使咨询能够按照既定的方案顺利进行,还可以满足求助者的知情权,便于操作、检查、总结经验和教训。

289.讲话方式上的阻抗包括( )。

A.理论交谈

B.最终暴露

C.控制话题

D.假提问题

【参考答案】BC

【参考解析】讲话方式上的阻抗:这种阻抗是通过求助者言语交流中不同的心理活动体现的。它的形式多样,因人 而异,其中常见的有心理外归因、健忘、顺从、控制话题和最终暴露等。 290.咨询师对求助者说:“你的母亲去世了,你非常悲伤。我为你感到难过”,咨询师使用的技术包括( )。

A.内容反应

B.情感反应

C.情感表达

D.内容表达

【参考答案】ABCD

【参考解析】“你母亲去世了”对应着内容反应,“你非常悲伤”对应情感反应;“我为你感到难过”对应着情感表达。在咨询中各项影响技术都属于内容表达。

291.使用封闭式提问的目的包括( )。

A.澄清事实

B.消除自我防御

C.获取重点

D.促进自我开放

【参考答案】AC

【参考解析】封闭式提问一般在明确问题时使用,用来澄清事实,获取重点,缩小讨论范围。

292.对于共情的理解,正确的包括( )。

A.共情要从咨询师的角度深入分析求助者及其问题

B.咨询师需要与求助者有相同或相似的经历

C.咨询师表达共情应把握时机,共情应适度

D.咨询师表达共情要善于使用躯体语言

【参考答案】CD

【参考解析】咨询师正确理解、使用共情,需在咨询中理解和掌握的要点(1)咨询师应从求助者而不是自己的角度来看待求助者及其存在的问题(2)咨询师的共情不是要求必须有与求助者相似的经历感受,而是能设身处地地理解(3)表达共情应因人而异(4)表达共情应把握时机,共情应适度(5)表达共情要善于把握角色

293.咨询阶段性小结包括( )。

A.咨询师的小结

B.咨询双方共同的讨论

C.求助者的小结

D.求助者家属的意见

【参考答案】ABC

【参考解析】阶段小结包括咨询师的小结、求助者的小结和来自双方共同的讨论。

294.对自我开放的理解,正确的包括( )。

A.咨询师公开自己的困扰让求助者分担

B.咨询师谈出自己的经验与求助者分享

C.自我开放应该建立在一定的咨询关系基础上

D.借助于咨询师的自我开放,求助者可以自我开放

【参考答案】BCD

【参考解析】自我开放技术也称“自我暴露”“自我表露”,是指咨询师提出自己的情感、思想、经验与求助者共同分享,或开放对求助者的态度、评价等,或开放与自己有关的经历、体验、情感等。自我开放应该建立在一定的咨询关系基础上。借助于咨询师的自我开放,求助者可以自我开放。

295.求助者中心疗法使用的技术包括( )。

A.促进设身处地的理解的技术

B.坦诚交流的技术

C.表达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技术

D.价值条件化技术

【参考答案】ABC

【参考解析】求助者中心疗法使用的技术主要有促进设身处地的理解的技术、坦诚交流的技术、表达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技术。

296.行为疗法的原理包括( )。

A.经典条件反射

B.社会学习理论

C.操作条件反射

D.认知行为理论

【参考答案】ABCD

【参考解析】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社会学习理论、认知行为理论均属于行为疗法的原理。

297.放松训练的特点包括( )。

A.简便易行

B.较少受时间、地点限制

C.实用有效

D.可提高改善症状的速度

【参考答案】ABCD

【参考解析】放松疗法是一种求助者完全可以掌握的解决紧张焦虑等情绪困扰及躯体症状的方法,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实用有效,较少受时间、地点、经费等条件限制,还可提高求助者改善症状的速度。

298.艾根提出的坦诚交流技术包括( )。

A.不固定角色

B.自发性

C.主动性

D.无防御反应

【参考答案】ABD

【参考解析】按照艾根的观点,坦诚的交流包括:不固定角色、自发性、无防御反应、一致性、自我的交流。

299.咨询中产生依赖现象的原因包括( )。

A.求助者个性依赖

B.咨询师缺乏耐心

C.求助者个性懶惰

D.咨询师个性懒惰

【参考答案】ABC

【参考解析】依赖产生的原因:来自于求助者的原因,有可能是求助者的个性依赖、自己不愿意做出决策承担痛苦出现的一种阻抗、咨询师个性依赖;来自于咨询师的原因,可能是咨询师没有耐心、咨询师愿意承担的个性或者对咨询的理念理解不清。 300.使用面质技术的注意事项包括( )。

A.认真耐心、不厌其烦

B.避免无情攻击

C.要以良好的咨询关系为基础

D.以事实根据为前提

【参考答案】BCD

【参考解析】在使用面质技术时要注意以下五点:以事实根据为前提、避免个人发泄、避免无情攻击、要以良好咨询关系为基础、可用尝试性面质。


报考资质审核系统

姓名:

电话:

微信:

地区:


上一篇:健康管理师准题库app软件下载 疫情期间限时免费下载
下一篇:没有了

留言内容

姓名:

电话:

微信:

报考地区: